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运用“立体思维”提升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校级课题 > 运用“立体思维”提升歌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成果展示

微讲座《核心素养下“学为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张斌  发布时间:2024-03-23  浏览次数:

核心素养下“学为中心”的实践与思考

一、音乐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一)作用:音乐的作用

丰富孩子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以及审美体验。这也是我们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周海宏教授曾说:音乐最大的作用不在于改变和认识世界的功能。而在于他怎么样丰富人类的感性的感情。

(二)价值:音乐教育的价值

音乐教育的价值,通常意义来讲,主要是从陶冶情操、舒缓压力等较为弱势的价值,逐渐转移到传承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等彰显学科特色方面。但学科的育人价值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挖掘,比如说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或者说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方面。

这里指的思维是从基于我们音乐学科提出来的感性思维。最近专家们又给他冠以新的名字--音乐家思维。那么音乐家思维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来的呢?就是基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一个人他的能够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中所体现出来的高阶思维高水平的能力。之所以他叫核心,核心证明这个东西是怎么样很关键的东西。所以它指向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这种简单的能力或者一般的这种低级低水平的思维,低级的思维。他指的是音乐高阶思维,也就是专家思维。那么从音乐学科的角度来讲,音乐学科的专家思维就是音乐家思维,就是要让孩子也能够像音乐家一样或者说用音乐家一样的思维来听音乐,来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怎么去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呢?我们拿之前网上的一个梗举例子,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关羽与张飞的几段话来对比读书和不读过书的区别。可能好多老师都看过这个视频。“刘备自我介绍后,想和关羽、张飞结拜,关羽深受感动,一张嘴就是一大篇。关羽: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关二爷的这番话引经据典,转承起合,气势磅礴,让刘备感动的涕泪横流。而张飞呢?他是听也听不懂,说也不会说,最后没有办法,只能说了四个字:俺也一样!

接着,关羽意犹未尽,觉得还没有表完衷肠,马上补充说: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张飞一脸蒙圈:这位红脸汉竟然还有词?讲得对!讲得对!然后张飞继续刚才那句话:俺也一样!

关羽仍在继续:有违此言,天人共怒之!张飞还是四个字……“俺也一样!”

其实,这个段子放在我们音乐上也同样适合,有音乐思维或者专家思维的学生当其听到一首歌曲后,他可以从旋律曲调、乐句结构、节奏节拍、演唱形式、织体伴奏以及意境表达等几个方面讲出歌曲为什么好听,好听在哪里?也就是真正地欣赏音乐。而没有专家思维的学生,只会等别人头头是道的讲完之后,说一句俺觉得也是。

再比如,有专家思维的学生可以在唱好一首歌曲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心情或者心境开展二度创作,以此来进行自我表达,这不失为一种创新。我们知道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就是创新。虽然这中二度创作的创新思维是比较低阶的创新思维,高阶的创新思维是音乐家和职业音乐人做的事情,作为普及教育的学生来说,这种创新的思维和意识是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去的。

  

二、专家引领的思考与实践

  那么,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杜老师从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方面给我们一些启发:建立生本课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样态。(学为中心)

(一)打造怎样的课堂呢?

打造生本*生成*生动音乐生长课堂

如何建立生本课堂?杜老师讲到了三个大点,我这里就讲与我们这次讲座主题“学为中心”相关的几个方面,也是我思考的比较多的几个方面。

1. 坚持学生为本。

杜教授领衔的团队以打造生本、生成、生动音乐生长课堂为目标。把激发兴趣和学习内容区域,尊重差异,增强自己发展速度、形成特点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转变传统以教育为中心,以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和内容为推进课堂教学模式,转向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课堂精神,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音乐学习、音乐体验真正的发生。

我们经常说学了不一定是代表着你的学会了,经历了,也不代表你体验,在场,并不代表他参与。所以我们经常讲的这几句话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你看到学生好像是学习的,他要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但不一定他是真正的学会的。他在经历的这个过程也不一定真正的体验。他今天在场,但他不一定真正的参与啊,就跟我们今天一样,大家都在场,在听到我讲话。但是呢如果说我们没有一种积极的思维的参与的话,那其实你在场与不在场差不了多少,因为你并不是真正的参与。在我们的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这样一些现象啊。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注重面向学生全体,注重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同时也要坚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课堂上建立激励为导向的教学机制,使学习成为一件富有吸引力的事情。这个事情做起来肯定是特别的有挑战的,所以我们要一起努力积极的探索如何建立生本课堂。

2. 三句名言

我们反躬自省,我们现在的课堂还是有这些问题,“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教一句你们唱一句”、“这一句应该这样唱”。这些问题所透露出来的理念可能还停留在前三维时代甚至是双基时代。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思维,转变理念。如何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历知识再生产的过程,这是我们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最需要做的事。

正是在这种现状下,杜老师提出了三句名言:模仿不是能力(高水平能力);训练不是教学(真正课堂需要的教学);告诉不是教学(不是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得来的)。

首先,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三句话。杜老师的这几句话,是有他提出的背景

的。模仿当然是能力,但是不是一种我们想要的那种高水平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教学始终是让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缺乏他的主动的参与和主动学习、主动创造的话,那我想学生的能力始终是一种低水平能力,达不到一种高水平。所以杜教授讲的这个模仿不是能力的,实际上说的是模仿,相对于这个自主的创造而言它是低水平的,它并不是一个什么高水平的,那我们刚才所说的核心素养,他要具备的是高水平的专家思维,那他一定是需要有一种高水平的这种表现,所以应该更加凸显出他的一种自己创造。

训练、告诉也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这两句话背后想体现出什么呢?要凸显学生主体。就是说我们讲无论是训练也好,告诉也好,都是学生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训练更多的是什么呢?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为主导的被动学习,更谈不上主动的学习。像我们这种技能的学科,我们因为毕竟我虽然说不能过分强调技能,但是技能我们是回避不了,是吧?因为没有了技能,你的能力是无法去的平行的。但是呢我们又不能只限于什么样一种技能啊,我觉得这些话呢都应该大家会辩证的理解。那么这里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什么呢?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让音乐学习真正的发生,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一种矫枉过正的勇气,需要有时候老师要退让一步赋权给学生的勇气和能力。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杜老师的讲座片段,他自己用真实的事例来解释自己的这三句话,非常生动,可能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一些启发。(播放视频)

    我们学生有这个能力完成吗?课堂目标完成不了怎么办?不放手,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知识产生的过程,不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学生是无法完整真正的蜕变的。学生没有这个能力,那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们才要创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探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学习,教师的职责在于设计和指导。这里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跟我们现在核心素养倡导的教学方式有一些类似,我之前写的一篇获省二等奖的论文《基于音乐情境表演的小组合作实践与探索》,就是尝试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开展的一次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两只懒乌鸦》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展开,当时还没有出新课标,也是无意间了解到的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想尝试一下,现在想起来,其实有很多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其中的,你比如说情境化、任务驱动、表现性评价等等。

能力的体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课堂中通过感知、体验,联觉、想象,认知、理解和表现、运用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在活动的体验中生成的,将生成的体验,变为已有的认知,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到迁移,在运用中巩固,使之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形成关键能力达成核心素养。

我为什么对杜老师讲座中的这个片段印象那么深刻呢?是因为我深有感触。我今年四月份上了一节新优质的展示课,是一节合唱课《村居》。四年级的这个班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是发现这个班的学生音准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班级,我那时候就想我能不能也挑战一下合唱类的歌曲教学。于是我在日常课的课前、课中特别侧重于声音的训练,另外加上一些和声的练习,慢慢的,学生习惯了一种和声的复杂声响效果,能够把听觉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声部的线性旋律上了。一些简单的合唱歌曲,演唱起来就比较的和谐和容易了。我的设计的是一个大单元,融合了《读唐诗》、《村居》、《春游》以及《送别》。运用时空新旧时空的对比来感受学堂乐歌的特点以及变化。在解决二声部难点的时候,我特意先通过声势节奏与音乐的简单二声部,再过度到《读唐诗》里演唱和念白的二声部合作,再到加入二声部的骨干长音,最后到以三度和声为主的二声部旋律。我当时候觉得我设计的这节课难度层层递进,最后学生完成的也很不错。我上的那节课陆老师也听过了,陆老师的评价是这个班的声音很好,但是你教的成分太多。我当时还想这个合唱的歌曲怎么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二声部的知识建构中来?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次杜老师的讲座为我解答了疑惑。其实我的这节课与杜老师讲到的这位老师的情况是类似的,不能因为你感觉学生做不到就不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索,要长程性的针对这一类型开展单元性的有梯度的学习,学生的能力自然就可以上来了。这也就是我后面的评价导向中说到的,理念和行为先转变过来,先动起来,评价维度也会随着能力的提升不断变化。

我在这个学期,也尝试了一下,我拿五年级的樱花谣一课为例,虽然这首歌在改版的教材当中不存在了,但我觉的这首歌曲非常有特点,正好可以来实操一下。所以,在听赏《樱花谣》的时候,我就创设了一个驱动性任务,给小日子创作民间歌曲。小朋友们一听到小日子,瞬间就来了兴趣,同时也有一些学生纳闷了:老师,我们也不知道小日子的歌曲是什么样的,怎么写啊?我说别着急,下面的这首歌曲会给你一些灵感的。随后就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赏《樱花谣》,学生边听边笑,听完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会笑,有的学生觉得这首歌曲听起来非常的诡异,有的人觉得唱的非常古怪。我随后又问,那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让你听起来诡异的是什么?是歌词还是曲调?学生不仅说是曲调怪异,还觉得歌词描写的樱花还有一些不畏挫折的勇敢精神。我说:你们来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旋律,来找一找曲调上出现到特点?先让学生跟着钢琴听唱旋律,然后分组讨论。讨论出来的结果有很多,有的说的不是太准确,有的说的很好,你比如说,有的同学就说:这首歌曲的曲调也是五个音,我说你能不能把音符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呢?学生说是,mi fa la si do,我说这是日本的五声音阶,那你觉得的它和我们民歌中的五声音阶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说,我们有re sol,他们是mi fa。那它和我们民族五声音阶有没有什么渊源呢?你们课下自己来找一找答案。

结合歌词,你觉得这首歌歌曲的乐句怎样划分呢?你们能不能画一画旋律线,感受一下旋律上的特点呢?又是一阵小组讨论后,学生又有新发现,很多乐句都是mi开头的,结尾有时落到mi上,有时会落到si上,还有两次落到la上。你是不是发现了日本歌曲的特点了?

这是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讲解都节调式。张老师你们能不能在这首歌曲中随意抽取两个小节,形成我们的节奏框架呢?如果你有自己觉得合适的节奏更好,每个小组想一到两个。

请你们仿照都节调式,各组用你们所组合的节奏来完成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四个小组开始了他们的创作。有的班级当中的小组创作出来的还是有些问题的,这时候我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让小组里的成员再次尝试修改,改不好了再让其他的小组帮助修改。这里其实体现出来的就是探究的意识和互评互学的价值取向。

有的班级在创作完成后,我把他们小组里创作的音乐,呈上来,基本上就是一首歌曲的旋律了。当然了,有的小组两条旋律都很不错,有的旋律两条旋律都欠缺点意思,整体上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前面组合生成的节奏就是给他们的任务支架。

这是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组合的节奏以及编创的旋律。用钢琴弹出来的时候,学生已经能够感觉到浓厚的小日子的味道了。

当然这样的节奏生成方式也是在我上到第二个班的时候才想起来的,在第一个班,我是直接提供了四条节奏让他们进行编创的,但是上完了之后我又觉得这个节奏支架给的太突兀了,所以后面就想可以用什么方法从学生中生成这样的节奏支架。

后来留了一个课后作业,日本的都节调式是由几个音组成的?学生说5个,常见的民歌有几个音啊?5个?他们之间会不会有联系呢?请你们回去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来分享。

第二节课有些学生都带来了这些知识分享。有些我都不知道的,我觉得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回去搜集材料。但是在分享过程中,学生的分享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方式。

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专家思维的载体,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成长的材料或者是梯子。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这种专家思维的培养,但这个也只是一个多课时的时间完成的,真正要落地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可能需要多个单元螺旋式的开展。我觉得正是在这种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活动设计中,学生的这种专家思维才能得到不断的培养,能力也在外显中不断得到提升的,这可能就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吧。

 

 三、以“学为中心”的定位思考

(一)角色定位

人,在课堂中定位成什么角色,直接预示着你课堂的标准定位。所谓人,一是儿童,二是教师。我们常说儿童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主导的导,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导演或者编剧的意思。而学生则是演员,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都是编剧或者导演预设好的剧情和矛盾冲突点,真正参与整个作品呈现的就是演员。而课堂中,学生就是在我们预设好的教学环节中一步一步的完成“表演”的,矛盾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学情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和把握。

(二)评价定位

我觉得,核心素养下以学为中心的这种倾向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都指明的方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评价一堂课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学,学生学的什么?学生学的怎么样?学生是怎样学的?站在学生角度,如果,这三点都能完成的比较好,那么就可以断定这节课是比较优秀的了。

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评价应当注重表现性评价以及表现性评价背后指向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我觉得在这种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习理念转型的初期甚至是中期,教师的观念和意识尚未完全转变,学生对于新的学习方式尚未完全适应,能力尚未完全提升上来之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否可以适当的定位在前两个点上?即学生学的什么?学生是怎样的学的?这种过程性评价导向,是在特定的时期采用特定的评价方式,我觉得是有意义的评价方式,但不是说不注重结果性评价,只是不要过分的注重结果。当然这肯定不是我们的教学评价的最终指向,最终的评价指向肯定还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向度)

 

 

 

 

形成初期    成长期    转变期

                        (转变效度)

我们以往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可能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我只要看学生最后的表现怎么样,我就知道你这节课上的怎么样。我们都知道公开课的评价标准是我们课堂好坏的重要风向标,过程性评价导向只是希望我们的课堂评价或者说公开课的评价能够适度的倾向教师及学生行为的转变上面,这种转变事实上是意识观念转变的深层次,这种转变也会深化这种意识观念的转变。在教师观念和行为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以及观念也会逐渐转变,能力也理应当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升。

我们刚提到的评价的实质是什么?是演唱后面所表现出来的歌唱能力,是整个行为显现背后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状态。

我准备在期末的时候开展这种形式的评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由各个小组抽取自己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给与一定时间的讨论。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各组表现以自评、互评、师评的形式开展。评价指标方面,作品的完成度3颗星,表现形式多样3颗星,表现富有创意3颗星。

1.演唱形式的变化。除了这种演唱形式还可以运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小组合作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展示。

2.声势动作的运用。可以加入怎样的声势动作来表现歌曲?同一首歌曲可以怎样加入?不同歌曲又可以发生怎样的变化?

3.歌曲编创练习。改变什么音乐要素来产生情绪或者感受上的变化?

4.民歌的韵味体验。如何能把民歌的韵味唱的更足,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种想法和尝试,肯定在实践过程中会有很多地方是不恰当的,还需要不断的调试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