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指导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校级课题 > 小学高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指导的研究 > 成果展示

论文——孙丹《让课堂在“误读”中出彩》

来源:原创  发布人:沈迪倩  发布时间:2016-09-05  浏览次数:

让课堂在“误读”中出彩

潞城小学     孙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对话情境中,对话并不是拟定好的,教学并不会完全沿着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常会因为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使教学活动或停顿、或迂回、或反复、或跳跃……教师“遭遇”误读如能精心设计,化“险”为“夷”,那么我们的课堂定将异彩纷呈,变得更加美丽。

一、在误读中拓展知识

我给学生上《拼音ao ou iu》一课,最后是一首儿歌:

有礼貌

大公鸡,有礼貌,

见了太阳就问好。

太阳公公眯眯笑,

奖他一顶大红帽。

有的学生把最后一句“奖他一顶大红帽”误读成“奖他一朵大红帽”。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学生平时说惯了“奖他一朵大红花”造成的,于是我就抓住“大红帽”和“大红花”,教学生说“帽子”应该用“一顶”,“红花”应该用“一朵”。无形中渗透了量词的用法。

回顾以往的教学,学生在初读课文或遇到不常见词句时,常常会出现“误读”。面对学生的“误读”,我从不肤浅地一带而过,也从不直接说出正确的答案,而是抓住学生的错误,巧妙生成。

二、在误读中感悟

在赏析课文《人有两个宝》的第2课,指导学生朗读时,在我的鼓励下,学困生小钱高高举起了小手,这是非常不易的,我很高兴给他表现的机会。原本以为在多次朗读后他定会成功,可他却大声读出“人有两个宝,大脑和双手。”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小钱顿时受挫,双颊绯红。我本想直接纠其错误,见此前景,话到嘴边又咽下了。但是该如何做,才能既挽回小钱的自尊,又解决这个错误,做到两全其美呢?想想小钱这样的语序表达有何不可?作者之所以写作“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还不都是诗歌押韵的特点造成的吗?于是,我立即表扬小钱说:“你真正读懂了课文,知道了人身上的两件宝贝就是脑和手,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作者叔叔的意思一样,也可以说是个小作家了。”全班小朋友的哄笑声停止了,小钱又扬起脸来,认认真真听我讲起来。接着,我又对全班进行引导:“小朋友们,小钱跟作者叔叔的意思一样,写出来的句子却不同,他们到底谁有理呢?请大家读读小钱作家的句子,再读读课文,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大家都认真地读起来。先是一两个小朋友举起手来,我想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够自我发现,于是,我给他们提示,板书出诗歌每句最后一个字。孩子们读后,有一半兴奋地举起手来。但我觉得揭谜的时机还不成熟,我又给每个字板书上拼音“宝、脑、考、脑、造”,教室里这下炸开了:“知道了,知道了,韵母都一样,是ao.”“作者叔叔的句子,最后一个字有这样的相同之处,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好记,是吗?一起读读。”孩子们朗朗的读起来,就像是唱着一曲动听的歌谣。就连小钱也读得摇头晃脑。我决定趁热打铁,给孩子们讲讲“押韵”:“作者叔叔这样的写法是很多诗歌都有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押韵。”孩子们立刻跟着我说这个新名词。至此,我又问大家,小钱作家和作者叔叔谁更有理,答案不言而喻。我再请小钱读课文时,他再没出错。最后,我再次鼓励他,保护他的自尊,保护他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向全班提议谢谢小钱,因为从他的错误中让我们学习到了新的知识。随即,教室里一片掌声。

课后还听到有人在交流“押韵”“押韵”,我满心感动,感动孩子的个性体验,感动自己的别出心裁……我想这不正是因误读生成的精彩吗?如果没有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课堂资源,怎么会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富有生命的课堂?

三、在误读中理解

在教学“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一句时,部分学生把句中的“同行(xing)”读成了“同行(hang)”。学生的这个错误虽然很小,让人意想不到,但我却没有简单的纠正了事,而是引导学生抓住这一错误,进行了巧妙的设疑:

师:在这里到底读“同行(xing)”呢还是读“同行(xing)”?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生1: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这歌手是和我们一块来的,应该是同行xing。(这位学生抓住“同行”的意思的是一块儿来的,谈出了自己的理解。)

生2:跟作者一块儿来的有歌手,也有其他人,而作者老舍是一位作家,作家跟歌手怎么会是“同行(hang)”的呢?

(此生说完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有的还冲这位同学竖起了大拇指。一开始读错的同学也羞涩地点点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师:现在咱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多么精彩的发言!面对学生的“误读”,我没有肤浅地一带而过,也没有直接说出正确的答案,而是抓住学生的错误,巧妙设疑,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闪烁出了创新的思维,闪烁出了个性化理解的火花。

四、在误读中升华情感

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引导学生欣赏“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句话,用课件展示画面,并在画面上出示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于是课堂上有了这样的对话教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画面,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枫叶的句子。(生自由朗读。) 
师:看大屏幕,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生读句子。) 
生:老师,上面的这句话少了“飘哇飘哇”。 
师(惊讶):真的吗?大家读读课文,仔细对照对照。 
生(多人):老师,上面的句子,是少了“飘哇飘哇”这个词语。 
师(羞愧):唉,老师也粗心了一回。大家说说看,这个词能不能漏?我很想听听,你们的理由是什么。(课堂沉静了一会儿。) 
生:从大屏幕上看,枫叶是在空中飘的,没有了“飘哇飘哇”,大家以为枫叶还挂在树上,或者已经落到了地上。 
师:你看得真仔细! 
生:邮票把秋天的凉爽邮来了,如果枫叶不是在飘,怎么会把秋天的凉爽邮来呢? 
师:说得有道理! 
生:“飘哇飘哇”说明枫叶飘得很辛苦。 
师:除了辛苦外,还表现什么? 
生:它飘的样子很美,很好看,就像蝴蝶在飞舞。 
师:你的想像力可真丰富,从“飘哇飘哇”想像出了枫叶飘舞的优美姿态。 
生:用上“飘哇飘哇”这个词语,说明枫叶很轻、不重。 
生:“飘哇飘哇”说明枫叶来到这儿真不容易,飘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师:同学们,老师听明白了,这个词语不能丢掉,看来,老师得改改这粗心的毛病。(师在课件上添上“飘哇飘哇”这个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 
    有意将关键词遗漏,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揭教师的“短”,引发了学生对“飘哇飘哇”一词的深入讨论,
让学生在疑问中探寻,在对比中体会,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挖掘课文的“亮点”。使“误读”成为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这真可谓是“误读”也精彩!

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正确处理课堂里的“偶然生成”,不要和这可遇不可求的课堂动态生成失之交臂。当然,课堂向生成开放并不意味着教师跟着学生转,任由学生随便乱说一通了事。相反,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站在更宽更深的层面去构思和设想。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有充分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总之,教师只有善于挖掘生成的可利用的课堂事件,营造生命成长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