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指向创新思维的“创学堂”教学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市级课题 > 指向创新思维的“创学堂”教学实践研究 > 研究动态

区级讲座《困境与突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徐秋香  发布时间:2022-06-17  浏览次数:

困境与突破提升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探究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徐秋香

2022520日,我校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5班参加了常州市小学阶段(语文)学业质量常规抽测活动。从抽测的结果来看,我校的整体表现较好,较之前有一定进步。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分享:困境与突破,提升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探究,暨2022年经实小语文市测质量分析汇报。接下来,我将从以下这4方面展开我的汇报和交流。

一.测试概况

1.测试内容

从检测内容看,第一篇名为《一颗勇敢的心》,摘自最近的《读者文摘》,第二篇名为《心脏的自述》,是一篇改编过的文章,将原文所使用的第三人称改为了第一人称,试题均为原创题量不大,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

2.测试样本

   从测试数据来看,第1题(提取信息)、第6题(信息判断)、第8题的得分率相对较高,第5题(中心)、第7题(说明方法人称作用)得分率较低。

3.测试学校总体情况

从两个班的抽测情况来看,我校第1至第7小题达到或超过市小题均分,第8小题低于市均分,全校86人参加市测,25分的抽测卷我校最高分20.5分,15分以上分数段的同学41人,占比47.7,虽然说成绩有所进步,但在市里的排名还不算太前。

二、测试结果与分析

我校在本次检测卷中的小题得分率上,第1题至第7题的我校得分率均高于全市得分率。第8题我校得分率为76.3%,低于全市平均得分率1.59个百分点。

三、测试成效分析

(一)主要成效

1.整体感知,概括信息能力有增强。

市测卷第4小题“概括第6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我校的得分率超过全市得分率5.5个百分点。可见,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能够通过阅读、观察所选短文,捕捉、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清楚得体地表达,从而有效传递信息。

2.关注表达,欣赏语言审美有提升。

市测卷第3小题“读第5自然段画线句子,请从读出感受、读到写法两个角度来做批注”,本校的得分率超过全市得分率3.6个百分点。这一题考察学生审题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赏析、评价语言文字的能力。说明学生在作答时,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发现并思考语言现象的特点,获得了一定的审美体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个性感悟,认知表现思维有发展。

市测卷第6小题“根据短文内容判断”,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取整合、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全市得分率分别为74.9%,我校得分率为77.3%,可见学生能客观地思考、识别文本中的显性观点,有理有据地在文本中圈划出来,比较、分析和判断的思辨能力有所发展。

(二)教学问题与成因分析

  1. 阅读精细化不够,思考欠深广

市测卷中第6题:“短文中‘一颗勇敢的心’指的是……”我校的得分率为39.9%,根据要求需要答三点,但大部分部分学生对短文中心的理解仅仅只有2点,甚至有学生只答1点,未树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意识,欠缺多维度思考的广度、多层次思考的深度;还有部分学生对于中心的理解有偏差,对于事件和中心之间未建立起勾连,阅读粗略、思考浮于表面。  说明文

 2.阅读方法训练不足,作答欠完整

市测卷第2小题“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循规蹈矩、极限挑战”,我校的得分率仅在40.09%。其实,2022年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且部编版语文教材在三年级上就提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其中拆字法组词是解释词语时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孩子在解释词语时缺少“循”“蹈”“极限”的理解,或者是对这些重点词语理解偏差,而致扣分。一种语文方法、能力的获得,是要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运用并巩固的,这道题的大量失分,折射出教师对年段目标和训练重点把握不够,要求模糊化,体验替代化,对学生词语理解能力培养不力。也折射出学生可能仅仅是在课堂上获得了方法,未能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和掌握。

   3.教师课标研读不透,目标欠达成

测试卷上的第8小题,是我校小题均分唯一低于市均分的,初看题目“结合短文,为今年世界心脏日设计一份演讲稿,写出演讲稿的题目并提炼三个演讲要点”,觉得演讲是对六年级学生的要求,对四年级学生要求过高。其实不然。研读2022语文新课标,发现六大任务群之一的“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在第二学段就明确指出“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知道事实和观点的不同。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市测中的这道题,其实更侧重于对学生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研读透各学段的目标、要求,并在教学中渗透和达成要求,那这道题的得分率应该更高一些。

四、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改进建议

1. 以学生为主体,保障人人阅读过程的充分展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完整的阅读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我校还将借助市级课题“书式生活”的研究“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创意的表达者”,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主动思考,自我建构,才能在这样的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在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与他人沟通、交流。

2.以教师为主导,提升个个阅读策略的思维质量

文学阅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语文要素的学习、方法的获得、思维能力、审美品位的提升。在“双减”背景下,面对这些语文核心能力,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有针对性地教学与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研讨,以教材为蓝本,找一些平时可能弱化、忽视,但却比较典型的练习点让学生有针对性、有方法地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时,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关注文章语言与写作特色,在教学中努力渗透表达方式的应用,既关注写什么,又关注怎么写,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法,实现课堂的转型,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提升阅读实践的质量。本学期,我们语文学科在校长室的引领下,围绕前瞻性项目、市级课题“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六年级为重点年级,其他年级的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全员参加,每周展开一次两课时的教学研讨课,并逐渐向其他年级辐射推广开来。围绕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教学研讨,策略探寻,真正将研讨落到实地。

3.以课标为依据,发挥篇篇教材迁移的运用功能

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出版,于永正、温儒敏“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学校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要带领和组织语文老师开展讲座、研讨等各种活动,去读懂、研透各年段课程目标和要求,并将各年段之间的要求融会贯通。同时利用好语文教材,进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和展开,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了查字典解词,联系上下文解词及结合生活实际解词等方法之后,就可以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还可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如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老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的学习。当遇到具有共同的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如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可迁移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和巩固。教师要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抓住教材内在联系进行的学习迁移,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迁移中得到巩固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