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校级课题 > 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 > 成果展示

《6、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季旭斐  发布时间:2023-10-27  浏览次数:

6、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在数与代数第一学段中提到“第一学段是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开始,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形成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遵循本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更好地完成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

6、7的分与合》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就本单元而言,本单元教学2-10各数的分与合,把10以内数的分与合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进行教学,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分”与“合”不但是一种操作、一种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在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时,是一个一个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从而了解相关数的数值,这是按个计数;在学习数的组成后,可以把一个数看成是由两个数合成的,这是按群计数。由按个计数发展到按群计数是小学生对自然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数感的一次提升。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和灵活记忆的机会与条件。就本课而言:6、7的分与合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最直接的基础,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知。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动”贯穿课堂,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教学6、7的分与合时,我始终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手,不管在新手环节还是巩固环节都让学生动起来。对于刚进去小学才两个月的小朋友来说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但是让学生动一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

在探究6和7的分与合时,都让学生经历摆小棒分一分,说一说和记一记,学生通过摆小棒分一分得到了6和7的分与合,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记录的能力。

2.“动”贯穿课堂,注重激励表扬学生

刚入学一个多月的学生,还没有真正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阐述了人人在生活中的需求层次,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同样有自身特定的需求。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对学生个人的表扬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注重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动”贯穿课堂,学中玩,玩中学

今天课堂上的小棒并不是学具盒里的小棒,而是雪糕棍。学生第一次拿到这个棍子时想到的是搭房子,搭学过的汉字,搭一些图案,既然学生喜欢玩,那也可以用来帮助学习。因此我们选择小棒作为今天的学具。

这节课仍然有不足的地方,在板书设计时要考虑设计的作用,为谁服务?要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