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区级课题 >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 阶段计划总结 > 阶段小结

第二阶段阶段小结

来源:原创  发布人:周惠芬  发布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
 

《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阶段小结

                      执笔人:周惠芬

主持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已近两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课题组认真地开展了研究工作,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题组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生们课堂小结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课题实施的第二个阶段即将结束,为了使我们的课题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将我的研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依托理论,实现“角色”转变。

经过第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转变教师“角色”意识的重要性。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大家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即“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转变,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自由表达。为了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意识,确保课题研究真正地为教学服务,我们课题组仍旧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学习了诸如:江苏金湖县教师进修学校许万明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结23式》;无锡市安镇中学汪秋莲老师的《在数学教学中关注课堂小结》;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教育局孙如明老师的《数学课的课尾须提炼升华》等许多关于课堂小结的文章。还学习了有关“建构主义”和“新基础教育”方面的书籍,重点学习了其中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开放、重心下移”等。另外,我们课题组在学习专著、教育教学类杂志之余,还积极撰写的教育随笔。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进行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依托课例,提升研究有效性

为了提升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结的有效性,我们课题组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课堂小结一般时机的有效性、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模式和培养学生自主小结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现罗列如下:

1、课堂小结的一般时机

让课堂小结不只是局限于课堂的结尾,小结在该小结处,从而丰富小结内涵和思维含量。

1)小结在教学内容转换之处

一般每节数学可分为若干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这些教学内容的转换之际也可能是小结之时。这样的课堂小结可以适时承上启下,实现两个内容的自然衔接。

2)小结在学习方法优化之机

在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常常遇到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的问题。往往此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对方法进行优化选择之机。

3)小结在数学思想领悟之际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同一种解决问题的的数学思想方法后,隐藏在数学问题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直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学生的经验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在这时候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去小结归纳规律,领悟思想方法。

4)小结在思想情感提升之时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有时适当的小结往往能做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在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途径,初步构建了一套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小结的策略。课堂小结的类型,我们初步总结的有:

1)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2)趣味性总结

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

3)概括性总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4)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发情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

3.培养学生自主小结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小结能力也是本阶段的研究重点之一。首先我们课题组成员从讲解一道题开始,解完后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这道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后每讲完一道题目都让学生试着进行小结。上完一节课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小结,其他学生补充。在课堂小结时有意识让学生思考这节课中运用了哪几个旧的知识点,解决了哪一个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把新旧知识点形成知识树,同时这也是一种常用有效的小结模式。这样通过一道题、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小结,逐渐过渡到学生自我作专题小结。有时我们让学生小结,并形成文本,然后对照教材上的小结,看看课本上是如何小结的,自己小结的有什么优点,有哪些不足?

4.尝试和创新课堂小结的形式和理念,注重案例和论文的撰写

在这阶段课题组成员每两周都会交流一次,在交流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课堂小结不一定要单独存在,有时就可以和练习环节合二为一,比如我们尝试的趣味游戏式、拓展延伸式小结,这既可以看作是小结,也可以看作是拓展练习,是在练习中进行小结。

又如:课堂小结的设计不应单纯围绕知识与技能,应多样化一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所以在课堂小时如果围绕知识的可以问:“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如果围绕数学思考的可以问:“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和知识点?”;如果围绕解决问题的可以问:“想一想,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如果围绕情感态度的可以问:“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表现如何?你和同学们合作得怎样?”等等。

三、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取得的成绩。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真正认识了“教师、学生”双主体的重要性,在“以教为主的课堂”和“以学为主的课堂”这一钟摆中初步找到了平衡点。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经辉老师撰写的论文《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发表在20127月《少年素质报》上,系统的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一般时机。

2、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仍有待提高,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与时俱进;

2)、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小结,仍缺乏方法指引。

3、今后的努力方向。

1)、坚持每月一次理论学习。

2)、巩固及优化现有的研究成果。

3)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小结方面继续细化方法,争取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形成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