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区级课题 >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 课题规划

中期评估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经辉  发布时间:2012-05-16  浏览次数: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中期评估表

 

 

 

 

 

 

 

 

 

 

 

 

             区级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经辉   周惠芬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潞城小学      

 

            2010.11.5         

       

_______2013.12____ 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1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经辉

                   主持课题研究,  并撰写论文《让提问式课堂小结绽放》发表于《常州教育》。

组织辅导六年级学生开展《平面图形》专题小结。

周惠芬

 

协助主持课题研究,教学案例《让“课堂小结”也精彩》并积极投稿中。

负责每次的活动记载。

执教课题研讨课《分数加减法》。

邓梅玉

参与课题研究,负责理论学习中集体学习部分的内容收集及指导。

 

王亚芳

 

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次的理论学习并上传课题网上。

主持召开《课堂小结的一般时机和模式》论证会。

 

陈秋红

 

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次的理论学习并上传课题网上。

执教课题研讨课《轴对称图形》。

 

莫晓东

 

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次的理论学习并上传课题网上。

 

 

顾峥蕾

 

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次的理论学习并上传课题网上。

 

 

张敏

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次的理论学习并上传课题网上。

 

 

胡洁

 

参与课题研究,认真做好每次的理论学习并上传课题网上。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限2000字以内)

(一)研究内容:

1.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策略。

2.研究新授课(图形课、概念课等)、复习课、练习课分别适用何种类型的小结。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充实、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进行问卷与访谈了解本校数学老师进行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及常用的类型和途径,制定总体方案和每一个行动的具体计划,请优秀教师或专业人员对数学课堂小结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研究,发现新问题然后进一步确定下步计划与行动方案,在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步骤中循环往复,真正把“数学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变成一个探索研究、不断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3.经验总结法。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策略。

4.个案研究法。对某一学生在较长时间课堂小结的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三)本课题的研究期为三年(2010 11月至2013 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0.11-2011.7)①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课堂调研,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③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实施阶段(2011.9-2013.7)①初步确定一些课堂小结的有效形式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②对初始阶段所研究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小结对其有效性进行进一步实验论证,撰写实验的案例集。

3.总结阶段(2013.9-2013.12) ①课题组全面总结,撰写报告;②整理课堂小结的典型案例,装订成集;③撰写和发表论文,推广本课题。

  目前我们的课题已经实施到第二阶段。本课题组实验教师均为一线教师,能掌握第一手学生的现状资料,能及时对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小结的一些策略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可以及时作出适当的引导。课题研究的主要进展有:

1)课堂小结一般时机的有效性研究

让课堂小结不只是局限于课堂的结尾,小结在该小结处,从而丰富小结内涵和思维含量。

小结在教学内容转换之处

一般每节数学可分为若干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这些教学内容的转换之际也可能是小结之时。这样的课堂小结可以适时承上启下,实现两个内容的自然衔接。

小结在学习方法优化之机

在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常常遇到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的问题。往往此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对方法进行优化选择之机。

小结在数学思想领悟之际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同一种解决问题的的数学思想方法后,隐藏在数学问题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直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学生的经验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在这时候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去小结归纳规律,领悟思想方法。

小结在思想情感提升之时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有时适当的小结往往能做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在“课堂小结一般时机的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初步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途径,初步构建了一套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小结的策略。

3)培养学生自主小结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小结能力也是本阶段的研究重点之一。首先我们课题组成员从讲解一道题开始,解完后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这道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后每讲完一道题目都让学生试着进行小结。上完一节课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小结,其他学生补充。在课堂小结时有意识让学生思考这节课中运用了哪几个旧的知识点,解决了哪一个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把新旧知识点形成知识树,同时这也是一种常用有效的小结模式。这样通过一道题、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小结,逐渐过渡到学生自我作专题小结。有时我们让学生小结,并形成文本,然后对照教材上的小结,看看课本上是如何小结的,自己小结的有什么优点,有哪些不足?

4)尝试和创新课堂小结的形式和理念,注重案例和论文的撰写

在这阶段课题组成员每两周都会交流一次,在交流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课堂小结不一定要单独存在,有时就可以和练习环节合二为一,比如我们尝试的趣味游戏式、拓展延伸式小结,这既可以看作是小结,也可以看作是拓展练习,是在练习中进行小结。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课题组学习了诸如:江苏金湖县教师进修学校许万明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结23式》;无锡市安镇中学汪秋莲老师的《在数学教学中关注课堂小结》;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教育局孙如明老师的《数学课的课尾须提炼升华》等许多关于课堂小结的文章。还学习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光树主编的《小学数学教学论》,另外,我们课题组在学习专著、教育教学类杂志之余,还积极撰写的教育随笔,共30余篇。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研究课题产生背景、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初步研究出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初步总结出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途径,初步构建了一套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策略。连用三个初步,是因为仍然需要对现阶段所研究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小结及其有效性进行进一步实验论证。

现研究出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有:

①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②趣味性总结

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③概括性总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④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发情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当然,数学课的总结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方法。总结的方法也不是孤立地单独去使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数学课堂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数学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促进了学生小结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们课题组教师对课堂小结的重视,备课时的精心组织安排,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学生也认识到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提高了对这一教学环节的兴趣,也较好的完成了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我们是这样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小结的方法的:笔录老师的小结——独立完成书面小结——做专题小结,目前高年级的学生已能较快地独立完成书面小结,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做专题小结。做专题小结,可加强知识的纵横对比,对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大有好处。

4.论文:经辉老师撰写的的论文《让提问式小结绽放》发表于《常州教育》;周惠芬老师撰写了教学案例《让“课堂小结”也精彩》并积极投稿中。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课堂小结是否一定要围绕知识技能目标进行?

现在平时课堂小结也好,还是公开课里的小结,我们常常发现在我们课堂小结往往局限在这堂的知识内容。比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的小结,往往我们引导学生能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法则,但很少能总结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或是利用几个哪几个旧知识点解决了什么新问题的想法。

2教师的板书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小结

目前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我们老师更多使用精美的课件、新颖的教具和生动的语言,却忽视了板书的作用。课堂上要么没有板书,要么书之甚少,或者多数教师讲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书之无序,书之无用,这不光影响学生的学习新知,也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小结。因为有效的板书能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有效的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案”,也是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的一个知识框架。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倡导教师提高板书的有效性?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对初始阶段所研究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小结对其有效性进行进一步实验论证。

2.细化、研讨现阶段形成的课堂小结的一般操作时机和模式。并研究新授课(图形课、概念课等)、复习课、练习课分别适用何种类型的小结。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小结的能力。

4.尝试和创新课堂小结的形式和理念,注重案例和论文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