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区级课题 >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研究 > 课题规划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蒋彩华  发布时间:2013-12-02  浏览次数: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结题报告

(执笔:   蒋彩华)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

  仅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不仅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和决定性要素,而且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改革,教育信息化应时而生!在我们自己身边更能切实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本校教师办公室均有电脑,实物投影仪进入每个教室,学生电脑有120台,校配置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使之为教育教学所服务。

(二)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相整合是有效达成新课标中对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要求的便捷途径之一。

  2001年7月颁布《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阐述了课外阅读,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并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其中高年段不少于100万字。“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课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一个侧面说明数量的积累与熟练技巧形成的密切关系,庄子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后,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也说明长期、大量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保障。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而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新教材容量大,知识点多,要求高,课时紧张的难题。从而使课堂学习和课外积累相互补充,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孩子们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何达到高年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和“量”,已成为小学语文高年段改革与发展的“急先锋”和突破口之一。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课外阅读的整合解决了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利因素。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外来工子女居多数。学生、家长课外阅读的意识都比较淡漠。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无人管理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能读好课内的书,家长已经很满足了,对孩子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更多的见解,导致家长和孩子都不重视课外阅读。再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极为有限,从小见识也少,更不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书,读什么书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上有大量的超文本阅读;多媒体资源也能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以及不受时间、空空间限制的优势,由学校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由特定的老师指导,这样,既解决了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困难,更能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课题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指学生语文教材外的各种阅读活动。它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因而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2、新课程理念引领

    新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英特尔”未来教育理论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网络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创新地学习。在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下,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网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定是人人参与、主动学习。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也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课题实施预定目标

1.引入网络环境,转变学生阅读方式,拓展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渠道。

2.寻找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有效策略。

3.借助网络环境,形成一套自下向上的完善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五、研究内容和过程进展:

(一)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媒体,如:网络、手机、平板、MP4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辟“绿色阅读通道”,利用学校网络教室,固定时间、地点,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增加学生阅读的“量”。

网络阅读是现在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不仅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充分培养学生选择性阅读和自由阅读的素养。

1)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网址,如:“书香江苏”,中国少年雏鹰网,中国科普网,小学生作文网,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泛阅读。寻找一些优秀的阅读网,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浩瀚的网络中鼓起勇气,扬起阅读的风帆,从中汲取营养。

2)结合语文课本进行拓展性阅读。如教完《伊索寓言》,让他们自行阅读更多篇《伊索寓言》,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关注世界著名的寓言著作。

3)结合社会时事、学校活动,进行主题性阅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学生也应该关心了解国家大事。网络信息传播迅速,为学生及时阅读新闻提供方便。我们紧跟社会热点、学校重大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如:围绕“钓鱼岛”事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网上阅读。一个星期内学生阅读了大量有关钓鱼岛纷争的信息。

4)利用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给孩子介绍其他阅读手段,如:手机、平板、MP4上有“电子书”的软件,家庭中没有网络的学生可以使用家里的这些工具阅读课外书。

5)五年前, 学校辟出了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固定了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半的读书时间,此时,实验老师带领实验班级到网络教室进行数字化的阅读。大量的书籍、多样化的资源(录音、评说视频),给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以强烈的冲击,他们可以从文字阅读变成视听觉的盛世享受,从而喜欢上阅读,慢慢地开始品味整本书;而喜欢读书的孩子也因为选择多了,更展开了思维的想象空间,身临其境,认识得到提升,情感得到熏陶,阅读兴趣更加浓厚。

6)教给学生正确的搜索方法。实验老师和信息老师、综合实践老师积极沟通,利用一切机会教给学生正确的上网方法。比如,利用关键词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或利用作者名字搜索自己需要的书。先输入你要找的内容,然后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内容会有显示,有的是在线观看,有的是下载,或者是显示看书的网站的名字,一般点前面的最上面都还好,因为最上面的一般都是其他网友点击率最高的,学会搜索能够更快寻找到适合自己读得电子书。

(二)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上研讨课,摸索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有效策略,从中提高学生阅读的“质”。

1、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现有的阅读能力、信息操作能力,有的放矢地指导。

课题开展的初期,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的阅读现状为:70%的学生喜欢阅读,其中女生占50%,大多喜欢读文学类是3个,如杨红樱、沈石溪、伍美珍的系列小说;20%为男生,阅读面广、知识全面的男生3个,其余的只喜欢看漫画。孩子们都是“快餐式”的阅读,注重情节的发展,画面的搞笑,没有思维的发展,阅读成效、质量偏低。

2)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会默读,边读边思;会略读,把握大概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其提升的空间在于: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自己的疑问有主动解决的意识和方法。

3)学生对信息运用有高涨的热情,但对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却表现得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最常做的是请教父母或老师,表示要自己网上阅读或查资料解决的学生没有超过半数。更别说利用网络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可见,尽管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信息行为方式和接受利用信息的个性特点,但由于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特点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明显表现出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较差的问题。如何运用新型的信息工具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信息活动的实践中来增加学生的阅读质量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我们与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现实情况,结合五年级语文教材特点,我们进行了四类研讨:

1)同一主题的阅读研讨课。选择与主题相近、相似的一组材料,丰满主题。语文能力是读书读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基于网络的课外阅读学习活动打破 40分钟课的概念,使学生在主题式的学习中作为学习的主体,选择专题、主动收集、自我重构、积极对话、自主活动、自我评价,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在一次次主题学习的阅读中,通过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更为广泛的收集,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在同一主题领域素材的归类整理,重构文本语境、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在类阅读中,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自然、历史于社会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对于主题的设定可以是最近的热门话题,可以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如实验教师执教《秦兵马俑》,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秦兵俑充满了好奇,同时也产生希望了解其他名胜古迹的欲望。 面对学生们的强烈探究欲,我们设计一个《世界名胜任我游》的主题学习,利用网络世界中的主题学习网站,通过便捷、信息资源海量化的网络,让学生开展一次有趣味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扮演导游、游客或其他主体参与型的社会角色,通过收集阅读有关某一世界名胜大量资料,了解并体验那里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并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家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则拓展“送别”组诗,在学生掌握送别诗的表过方式不同,送别的方式不同,送别的情形不同,从而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2)同一体裁的阅读研讨课。五年级则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小说、应用文、科普小品文。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于不同体裁内容的阅读。当发现学生有难度时,要借助文本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便于迁移到课外自主阅读。如,学童话时阅读学生所喜欢的一定量的童话,学诗歌时请学生阅读程度适宜的诗歌,可根据语文文本中教材特点设法掀起几个阅读热潮,像“寓言热”、“科普热”、“人物传记热”等。

3)同一作者的阅读研讨课。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作家,可补充有关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所著的其他作品,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其风格……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可引导学生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积累中。

2、且思且行,不断小结策略,提高研究质量。

在摸索中,我们发现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指导课如果建立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更为有效,具体为:

1)选择释疑解惑型内容指导,以语文教材中的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阅读面。

2)学法迁移型指导,选择与课文在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读。

3)比较鉴赏型指导,选择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培养鉴赏能力,这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4)深化延伸型指导: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指导课的一般策略流程为:

1)广泛阅读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资源中主题学习资料,学生寻找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自己对某一个故事的感悟进行交流。如果自己在阅读中产生了问题,也可以在讨论区内公布,请求大家帮助。小组同学轮流发帖子,要求每组完成3——4张,在此基础上评议精彩贴子。最后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定出研究专题。

2)深入研究阶段:小组同学团结协作,互相讨论,从人物、事件、影响等方面着手,用多种方法找出最能体现研究专题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份能够清楚介绍自己研究专题的演示文稿。

3)展示反思阶段: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研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对高年级在每学期列出必读书籍,包括课文拓展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书书目,从中探索出激励性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以各种形式的评价贯穿学生的阅读过程,探索适合本校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

1、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就得有人引领他们进入书籍那奇妙的世界,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就得拉近书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成为他的指路明星,确定他终生的理想。”因此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太重要了。我们通过逛书店、上网查资料学习、教师座谈研讨、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首先为孩子们列出每学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其中必读书目多是课文的原著或该作家的经典作品。当然,阅读的主体是孩子们,我们也没有忽视孩子们自己的眼光。我们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挑选阅读材料,倡导学生自主选书,倡导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借给大家分享。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又注意引导学生面对众多的书刊做出正确的判断,让学生在挑选的过程中提高辨析媒介信息的素养。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然而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受传统的评价观念影响,在如今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学主体——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甚至忽略的地位,教学评价权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始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课外阅读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也如此。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评价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评价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通过课外阅读阶段实施计划表,让学生每月填写,随后进行自评、组评、家长评。

姓名: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已读的必读书目






自主阅读






自评(五星制)






组评(五星制)






家长评(五星制)






 

 

2)教师通过个人课外阅读档案表,每月在论坛发起论题——秀秀本月最满意的你的阅读档案,看谁得的赞最多,组织展开自评、互评、师评

姓名


班级


时间

书名

(篇目)

作者

文体

阅读感受






 

3)定期开展网上小书房展评

学生建书房初期,大家的阅读积极性非常高,一有机会就会进入自己的网上小书房进行阅读交流。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学生出现了一些懈怠,还有的同学“摸索”到了一些不正当获得积分的方法。这时,我们就开始进行网上小书房的展评,每月展评一次,获“优秀小书房”的称号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定出了《优秀小书房评价标准》,如下:

一个星期至少上小书房3次以上。

每月至少要发3件以上作品。

每月至少向自己的书友推荐2本以上的好书,推荐好书时要把推荐理由写具体。

每月至少写5条以上的书评。

至少参加2个以上的读书活动,并在读书活动中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达到8次。

每月必须收藏5本以上的好书。

每月必须阅读2本以上的书籍

每月的积分要在200分以上。

六、研究成果

(一)引入网络环境,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多渠道体系。
经过研究,基本形成了基于网络的课外阅读多渠道体系。
1、依托学校E项目,运用知好乐平台电子书包的功能,进行整理整合性的课外阅读。
2、借助公共平台“书香江苏”,指导学生建设自己的小书房,进行交互性的个性化课外阅读。
3、运用QQ群共享,QQ空间,构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课外阅读平台。

(二)本课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了学生立场。

1、 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

 传统的课外阅读指导,多是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品味精彩章节,学生严重依赖于教师进行学习活动。我们在课题开展到中期对学生进行了书面的调查活动。我们对四年级两个学生进行了关于“选择、阅读课外书籍”的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调查表中反映出,学生选择课外书大多数是从因为老师。但学生对于由“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不太喜欢,没有快乐感,有少数同学甚至有些反感与无奈。但由于自己阅读只追求情节,是囫囵吞枣式的,又需要教师的精读讲解。而教师在这种被动的教学中也很吃力。因此,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重点针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研究。  

1)树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帮助者、合作者”的观念。我们把实验班孩子带到电脑室给学生提供可以阅读课外书籍的网站,如“书香江苏”,学生可以根据图书类别、书籍封面、精彩介绍、他人点评自由选择阅读,教师只是在孩子不会电脑操作时给予帮助。进行阅读指导时,把孩子带进数字化教室,人手一台平板,教师仅仅是向学生抛出基于他们阅读反馈的情况,引导学生分享优秀经验,通过“电子书包”中互动讨论,借助网络搜索、同伴合作,使用SUPERNOTE软件,把大家聚焦的核心问题通过各种结构图展现出来,教师放大优质资源,进行小结提升,让孩子们在分享经验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由于我们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较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老师已经认识到,知识这扇大门,只有孩子快乐、主动地走进去,并积极探究,才能拾到“最大的一穗”。

   2)转变了“纸质书籍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唯一途径”的观念。

从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纸质书籍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唯一途径。由于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学生对学校图书馆借阅、对教师推荐书籍的期待很强。老师没有推荐的,图书馆没有的书,学生很有可能不知道。而图书馆一年只添置一次书,受欢迎的书通常供不应求,老师的推荐也不一定能涉及每个孩子喜欢的类别。课外阅读在于积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获得生命成长。而知道了课外书籍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一些作家等知识并不是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只有侧重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从而获得多元的思维,能迁移到对现实现象与问题的分析思考,有在生活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引导学生从手机、平板、电脑、MP4等工具上阅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时空。同时我们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评论,可以是回帖。这样,学生感到新奇好玩,尝到阅读——思考——表达带来的甜头。这更是改变了教师的观念,让教师认识到,不要教学生学会,要教学生会学。

2、改变了“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阅读指导模式。  

语文阅读指导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学校要求教师向课堂要质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科学而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阅读指导最优化的前提。

3、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阅读观、学习观。   

现在大多数学校课外阅读的现状表现为:在阅读兴趣上:阅读显得比较被动、消极,或者仅从猎奇出发,或者是为了应付交差。阅读中随意性较大;在阅读内容上:一般用来读各种图像类的报刊图书,最多的是卡通画与时尚类画报,部分学生读了一些作文、小说、散文,但也是“快餐式”阅读。在阅读时间上:固定的阅读时间有限,老师要求读才读。在阅读能力上:阅读速度较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以及文章主要内容、领悟文章中心、表达自己感受、质疑问难的能力较差。在阅读的环境氛围上: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们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种种这些,都导致他们没有阅读主动性。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主要引导学生体味到多样的读书渠道,分享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帮助引导学生凭借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学生认识到,阅读能收获快乐,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学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实践、教师由不懂信息技术(白板、电子书包等)到懂得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并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啪啪、超级笔记等。当学生觉得最近书荒了,他们可以不需要询问老师,可以到网络中探寻,或者主动与老师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相互交流,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获取、探究。实验班级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实验班的5倍,他们默读的速度70%超过了每分钟500字。

(二)形成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优秀案例,提炼了有效的指导策略。

1、课内阅读指导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以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阅读能力可以在不断阅读训练中逐步提高。比如,对视读能力的训练,速读能力的训练等,都保证其阅读健康发展;对思考与书写能力的训练,更是教会学生进入高层次阅读的必经之途。

叶圣陶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达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形成了《走进神话》《会看说明文》等优秀案例。

2、形成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策略:

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

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内容、方向,就活动本身提出教师的指导性意见。教师事先在Internet冲浪,了解网上相关信息,下载相关内容,做成一张“导学单”作为学习导引。课堂上通过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进一步收集信息的大方向,通过宽泛收集信息与初步的加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进一步的学习视角与主题,这个主题选择源自学习者的特定兴趣与感受,源自学习者的内心。

2)主题搜集,制作卡片。

在此基础之上,学生通过Internet或书刊、报纸、杂志,集中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成小报或网页。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

3)阅读理解,展示观点。

同一事物不同视角的认识对整体理解该事物,具有特定价值。不同视角看法的有机整合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事物,更全面地把握该事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各自的认识、看法与成果,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补充与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

(三)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

课题组全体教师均会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学生主动学的工具。全校教师养成了积累教学素材的好习惯,资源积累丰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网上绘画、网上制作小报、网上搜集、删选、整理信息。

七、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及今后打算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带来了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但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思考。

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进程和效果如何监控。网络是一个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学生一旦进入网络环境,教学、学生阅读内容往往难以控制,导致有时实效性不高。

本课题研究,呼唤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不断寻找利于学生阅读、交流、探究的新“武器”;学生在线选材、在线构思、在线表达和在线论坛时,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浏览网页,用计算机录入,要通过网络交流意见等,都必须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技术。因此,师生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