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区级课题 > 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 课题规划

结题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人:宣俊艳  发布时间:2016-03-29  浏览次数:

《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执笔:宣俊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就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

2当前,随着对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虽然有了一定的民主和开放,但有很多时候还是局限在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课堂中,学生的活跃思维,创造性的想法,我们的老师出现了很多的“失察”,有时更是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失控”;课后的总结还是局限在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如何,而没有提炼学生对语文与生活的有机感悟,没有提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3综合各类文献和资料,我们发现对于预设与生成关系、有效促进生成等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但对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策略的具体化研究比较欠缺。因此,研究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势在必行,《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就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考

(一) 课题的界定

动态生成资源: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产生的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学生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等方面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具有动态性,可以是稍纵即逝的。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探求的欲望。

有效运用即时生成的问题并不是都有价值的,有些学生生成的问题没有思维意义,属于平面性问题或无价值问题,对人的思维开发和智慧生成没有启迪意义,没有探究的价值,教师应对生成的问题有所选择,用“慧眼”去识“资源”,取精华、去糟粕,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对那些意义不大的、没有多大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一笔代过,对那些有探究价值的生成,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把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拓展延伸的新“契机”,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将促进课堂活跃,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提升课堂教学价值。

(二) 支撑性理论

1. 叶澜教授生命课堂教学理论。叶澜教授指出 :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 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促成教学的切实转变,同时也为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提供了方向。

3、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按照这理论基础,积极调动有效手段,发挥学生的潜能, “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运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4、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着各自鲜明个性特征并且具有各种不同的思维特点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使得各种不同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都能得到有效运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来基础上获得应有的充满着个性化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基于课堂生成资源的相关案例。

2、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策略。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案例集、视频、论文等资料包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对本校教学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梳理现有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动态生成资源的相关策略。)

2探索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策略。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预案设计的策略研究,探索有利于课堂动态生成,改变单纯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而是有利于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的开放性设计的有效策略。)

3搜集整理资料,形成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案例集、视频、论文等资料包

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1、调查现状

我们结合调查问卷和平时观察,了解到在处理课堂的即时生成资源时,有的教师缺少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的技巧,以致在追求生成的精彩或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成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教与学失衡的现象:比如教师处理生成的手段比较单一,脱离教学目标、过度游离于无关的生成等;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热情,学习兴趣低下,学习信心不足等等。

2、理论学习

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资源,如何冷静处理,有效利用,并转化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资源?课题组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实验,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实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益。围绕这样的设想,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生成资源是有效的?如何促使学生有效的生成?怎样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

于是我们首先展开了理论学习,认识什么是“动态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一问题。余文森教授认为:生成从性质角度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效果角度说,有有效的一面,也有无效的一面。积极的、有效的生成,一方面取决于生成的问题和事件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解决生成问题和事件过程的价值。

有了这样的认识,还要解决怎么样促使学生有效的生成和有效的利用生成资源的问题。我们分别对我校的学生展开实践指导,并通过集体研讨达成共识。

3、集体讨论

围绕怎样促使学生有效生成的问题,我们先后组织了多次集体讨论。每位实验教师做了不同的分工和教学尝试,将自己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了与课题有关的花絮,脱离了教师的预设的跑题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偏离语文活动的轨道,思维在漫溢的伪生成现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意外现象。分析成因主要是课堂预设不充分、捕捉信息不及时、缺乏应对课堂“突变”的经验等造成的。

4、初次实践

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精心备课,互相听课,反思交流”的方式,展开初步实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教师考虑的范围有限,不能充分预设课堂可能的生成情况;再比如教师多按预设的流程按部就班,而少促成学生的有效生成等等。面对这些情况,课题组开展了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成员间合作交流,多角度地对课堂生成展开有效的预设;利用集体备课的成果,成员逐个上阵,寻求策略,巧促生成,开出了许多带着研究性的主题式研讨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课题组有了初步收获,小结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5中期小结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回头看”,即加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过关,找到成功的地方,也发现存在的不足,以便不断改善自己的研究过程。

通过心得交流,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首先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大前提是精心预设,只有课前多方预想可能,课中弹性控制时间,才能将预设资源转化为有利用价值的生成资源;其次生成并非空穴来风,只有开放空间、合作交流、调整预设,才能促成有效生成。通过整理,我们重新产生了疑惑:生成资源一旦出现,改如何应对、加以利用?于是,我们将研究的重点确立为动态生成资源的有效运用的策略上。

6、再次实践

在前期的讨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上。生成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预设之中的生成;另一类则是意料之外的生成。预设内生成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而不少有价值的生成往往是对预设的背离、反叛、否定,还有一些则是随机偶发的神来之笔,这一类生成就是非预设性的生成。针对这两类不同的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

(1)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

生成资源是产生于日常教学活动,并伴随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在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这一研究主题上,日常的积累与整理显得尤为重要。

课题组再次实践时注意了整理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整理每天教育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议的事情,记录和整理有关的资料。正是在对这些朴素的教育事件记录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让课题组的教师寻找到了研究问题的起点。

(2)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实践的主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主题的引导下,我们以校本主题教研为平台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展开研究工作。主题教研课中,我们采用了主题磨课的形式,先由主备人独立备课,再由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每一次磨课,都进行听课、评课、反思、修正,经过多次尝试,将教学预设付诸实施,并通过多次有针对性的对课堂中教师处理预设问题和学生生成资源的方法、策略进行分析整理。

7、总结梳理

以上各步骤完成后,课题组对各组员的研究材料进行梳理、归类,从预设性和非预设性两方面,对生成资源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分工整理。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课题力求全面细致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帮助和指导小学语文教师时刻关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生成资源,适时捕捉、利用好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从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资源的研究,二是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是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策略。

1进行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资源的研究。

①整合教学资源——课堂生成的基础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

课题组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教学内容要重组结构拓宽视野。在课前预设时,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激活教材的知识,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形成有“个性”的教材。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视野拓宽到课前的积累、课中的碰撞、课后的拓展,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沟通起来,那么课堂教学内容就会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

②精心设计预案——课堂生成的前提

课前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育理念的方案。通过课题的实践研究,使组内成员意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就必须提高对课前预设的要求,课前预设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为课堂的生成提供条件。

教学设计要预想可能,厚积薄发。在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备课时必须预想更多的可能,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教师采用框架式备课,预设多种可能性的预案,使教学设计可供教师临时选择。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信息,体验学生的情趣,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可能。

③采取弹性控制——课堂生成的关键

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弹性控制。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教师对教学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余地,优化组合每节课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甚至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小组讨论后安排互动交流。这种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思维的空间,提出富有挑战性、针对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弹性问题。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再随时调控,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时间和空间。

2、探索促进学生有效生成所采取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策略一、开放学习空间,提供生成可能。

小学生的认知需要与解决他们周围生活中各种有趣的问题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相联系,其认识的起点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例。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的任务化学习情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发起学生尝试的动机和参与的热情。

策略二:互动合作交流,创造生成机遇。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生生之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引人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善意“陷阱”,自然引发师生、生生间的争辩。

学生需要自己掌握,更需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分的思考也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学生开展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

策略三:调整教学预设,转化生成资源。

“动态生成性”课堂由于教学的开放,加之学生的差异,课堂就会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随机性,有的时候教学生成的发展变化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以学生新的思路为基点,调整教学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巧妙引导,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3开展了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包含了两个方面:“预设性生成”和“非预设性生成”。“预设性生成”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学生可能的反应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把握、预设,然后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方法,通过互动式的探究、启发、学习,从而达成目标,使学生得到收获。而“非预设性生成”则是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想法,这种新问题、新想法通过课堂的探讨,进而达成预设中所没有的目标。

这两类资源截然不同,该采用什么策略面对生成、组织引导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

(1)预设性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强调生成的今天,并不能忽略了预设。预设是生成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充分而精彩的预设有利于“预设性生成”自然而精彩地达成。由此产生的语文课堂中的预设性生成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加以有效利用,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层次性地提高。

策略一:见机行事,更进一步。

预设性生成资源是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把握、学情的分析为基础,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一步步引导而来的。这些生成资源在预设的范围之内,但不一定完全等同于预设,有些甚至比预设的更加深入一些。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此时,教师就应该见机行事,适当追问或鼓励表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是难以用数据统计的,他们一瞬间的思维火花可能更直指重点。此时,教师就应该不再一步步地“背教案”,而应见机行事,调整预案,顺势引导学生离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这样,预设性生成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仔细倾听,及时捕捉。只有仔细倾听,才能在倾听中即时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果,有效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②当机立断,即时评价。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稍纵即逝,教师应在捕捉的基础上,即时评价,收获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策略二: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上,“生发问题”“合作释疑的环节,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最激烈的环节,能更直接地显示精神上的沟通与观照,充满智慧的碰撞、人格的召唤与生命的感动。许多预设内的对话也会带来惊喜,此时教师就应该看准时机,借题发挥,对文本进行深化拓展,让对话走向深处,也为学生的延续性学习和研究指明方向。

采用这一策略时,我们应该注意:

①根植文本,体现“语”字。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拓展,都应该着力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②立足课堂,把握“度”字。要顾及教学目标,拓展内容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策略三:审时度势,见好就收

面对开放性话题,学生受生理、心理、阅读视界等局限,容易停留在横向思维的平台上,活泼有余,但实效不足。比如,面对 “你读懂了(体验到)什么?”这样的开放式提问,学生的反应积极而多元,但感悟大多又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层次。此时就必须科学“收场”,把学生的思维由横向发散“收向”纵向发展。引导他们化零为整,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笔者执教寓言《揠苗助长》时,就曾审时度势,呈现见好就收的教学片断:

师:老伯伯啊,听了人们的劝说,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怎么做呢?

[由表及里,从思想层面“收向”行动层面]

生1:我一定向老农学习。

生2:我会把地翻了,重种庄稼,然后加强管理,使庄稼获得好收成。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生:没有)有没有类似的人呢?比如为了把事情快点办完,而用了一些傻办法呢?

[超越文本,从文本引向生活]

生1:有,我表哥平时不注意训练,体育达标验收那天早上,他很早就起床掷垒球,结果还是没有及格。

生2:我参加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老师让我们从一些简单的图形画起,练好基本功,我就不耐烦,我心里想的不也是揠苗助长吗?

师:学了这则寓言,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回归文本,“收向”价值取向]

生1: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遵循规律,不能一时求快,好心办坏事。

生2:做什么事快一点是可以的,但要讲究方法。

这一句句看似简单的提点就是“收”,当学生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适时“收场”引导,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思维层面进入另一个思维层面,推动他们在课堂中互动与对话,从而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运用这一策略时,也应注意:

①基于目标,把握深度。语文教学不应盲目地追求深度,只有基于一定目标的深入,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及时调整,转化角度。当一个问题引发一定深度的思考后,教师应适度转化角度,引发思考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策略四:交互对话,挖掘文本。

课前,教师常常针对“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进行教学预设,期待创造一个多边对话的机会,生成有利于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寻方法,逐渐学会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课题组成员高琴老师在执教《枫桥夜泊》时,就有过一段师生、生生挖掘文本的对话:

师:“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给诗人张继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1:诗人考场失意,羁旅他乡,听到钟声,心情更加忧伤。

生2:诗人在羁旅中无法入眠,听到钟声,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

师:据记载,诗人在写就《枫桥夜泊》后并没有沉沦下去,而是更加发愤苦读,最后中榜受官,成就了一番功名,有人曾说,是寒山寺的钟声给了他启发。

生3:钟声怎么会给他启发?假如是我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那也一定会受益匪浅了?

(其余生大笑)

师:作为寺庙,历来重禅道。佛家中讲“闻钟声,心神净,智慧长,菩提生。”寒山寺的钟声远远传来,恰好如醍醐灌顶,可能使深谙禅道的诗人猛然警醒,从而悟出了人生真谛,一下子振作起来。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课堂的预设性生成资源,来源于“师生、生生”的交互对话和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中。教师以其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深入地钻研文本为前提,参与课堂对话,在平等的关系中及时引导,有效利用了这一生成资源。

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展开:

①深掘文本,回味无穷。教师应充分发掘文本信息,找到发展学生的价值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发情感,激发想象。

②转换身份,平等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应该轻易否定学生看法,而应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对话。

策略五:即时评价,变废为宝。

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情境的人,是一个懂得倾听、点拨和引导的人,是一个善于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人,是一个懂得文本意义与师生不同体验差异的人,因此需要运用有效的即时评价,把每节课上得精彩。

本校的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泊船瓜洲》时,以“绿”字做文章,让学生展开联想,产生了许多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可是却没有把握好:

教师布置一道思考题给学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试想想,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学生的答案有“吹”“到”“来”“染”“过”……教师让学生把这些字放到诗中读一读,和原文作比较,然后问他们哪个字用得好。有学生比较完后说自己的字比原文用得好。教师说:“你也变成个诗人了,不过还是‘绿’字用得好。”

通过教研组课后讨论,一致认为:课上的这种情况属于可预设性的生成资源,而这样的处理将资源一刀斩断。在评价时如果这样引导:“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值得赞赏。请把你选择的字放到诗句中,读一读,想一想,再读原文,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去读,去比较,去感悟,去发现“绿”字的美妙,也体会自己选择的字的不同凡响,而不必一定非得要学生接受“绿”字就是唯一的好答案。

这样尊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即时评价,化解了文本材料与学生认知的矛盾,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层次。而一些与文本资源、教学目标有所偏差的生成性资源,也将得到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注意导向,评价激励。即时评价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品质,发挥其特有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②突出重点,注意层次。教师要用一把弹性的标尺,给不同的学生提出层次性的评价,给学生明确、清晰地建议,不至于迷失教学重点。

(2)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非预设性生成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

本课题研究的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很大一部分指向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在面对这些资源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策略:

策略一: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劳伦斯·斯滕豪斯说:“当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的原则。” 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师加入争议的任一方,都会导致结果的倾向,与另一方形成对立。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面对这一生成资源,采取“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将达到有效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针对课堂中的争议,这样“以退为进”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实际的操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策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保留其积极性,更引发孩子进一步走进文本,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切身的感受。

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注意:

冷静判断、规避盲从。非预设生成资源可能是学生深入独特的见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朵奇葩,也可能是学生看似合理、实则片面(或错误)的认识,短时间内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判断。此时教师首先要冷静判断,规避学生盲从。

抛回问题、推动生成。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是一种意外的信息,留给教师与学生的思考时间短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失误,影响整堂课的质量。此时,将该资源作为问题抛回给学生,一方面可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推动生成,提高效率。 

及时固定、帮助归属。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一旦产生,学生就会将它与同类知识进行对比、联系,特别是一些有偏颇也会影响判断,选择性接受。此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其正确性,重新落在预设性的生成内。

策略二:点拨引导,推波助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中断、流失,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

课堂中,可利用性的生成资源时有出现,但转瞬即逝,教师如独具一双“慧眼”,多留一个“心眼”,定能有效利用这一资源。适时的点拨引导有目的性的推波助澜,让孩子乐于表达,坚定想法,将浮在文字表面的感受变得深刻,语文课堂也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运用这一策略时,也应注意:

严阵以待,及时捕捉。课堂变幻莫测、丰富多彩,任何时间都会出现许多非预设的自然袒露的感受和体验,它们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的需要,其中往往可能隐藏着创造精彩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激发学生大胆展示。

打破预设,引发探究。意外的出现引起了每一个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习成果。起先创设的情境被打破,教师就需要打破预设,引导学生针对这一意外进行探究,让意外的生成来推动学习过程向纵深处发展。

积极评价,放大想法。课堂中教师可利用性的意外资源的评价结果,非常重要,甚至影响其他学生的判断。事实证明,积极性评价能促进这种倾向性发展,反之则茫然,所以教学中要放大他们的想法并给予积极性评价,促使教学“动态”朝优质化方向发展。

策略三:直面生成,点化归真

语文教学需要预设,但课堂上,即使是作了充分的预设还是不能保证学生全部出现预约的生成,如果两者发生偏差时,只能让位于学生的生成,因为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在面临这样的局面时,教师不能死守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直面生成,带领学生化解生成,重新自信地进入预设的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信息重组者”和“学习指导者”的作用,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遇到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不能采取逃避、牵强附会的策略,而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直面生成资源,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疑难点、偏差点、浅近点整体权衡,精心选择,合理运用,以促进预设目标的达成,促进新的目标的生成。

运用这一策略时,还应注意:

正视尴尬,平常接纳。学生对问题的曲解、或认知基础低于问题的水平、问题本身折射出的歧义等原因,都导致了课堂中尴尬的产生。但这都是学生真意的流露,因此,教师要正视尴尬,以平常心接纳,让学生主体性地位真正体现。

适时跟进,消除歧义。课堂中,所有意外的回答都是正常的,但一些因为不理解问题实质而引起的歧义,经过课堂氛围缓和,要马上做出跟进,及时转移,帮助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认识,从而重新导向预设的教学流程。

重振旗鼓,指明方向。尴尬局面一旦产生,师生的思维会陷入无绪状态,如教师继续死守着预设的教学流程,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将无法指向学习的内容。此时需要教师重新调整,再次点明方向,推动教学流程走向预设的进程之内。

策略四:将错就错 ,因势利导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小错误,是基于某种片面认识而做出的认定,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因此,它是一种教学资源。这些错误是美丽的,它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和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所以应该允许、包容、接纳。面对错误性资源,有时要将错就错,积极跟进,开发价值,有效利用。

我在教《荷花》一课时,有些学生在读课文时,将第二自然段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中的“一个个”读成了“一个”。这个错误较为普遍,也难避免,在教学中,我原想顺势正音、一带而过,但想:“一个个”正好是理解该句的关键词,何不将错就错,深入认知呢?于是有了以下的一幕

师:到底该读“一个”,还是“一个个”?

生1:“一个个”,书上写的就是这样的。

师:那能读成“一个”吗?(不能)把这两个词语都带进句子中读读,为什么不能读成“一个”?

生2:如果读成“一个”,我们的脑中真的只看到一片荷叶孤零零地站着,而“一个个”就不是只有一个了。

师:从这“一个个”,你读懂了什么?

生3:我读懂了荷花池上的荷叶有很多很多。

生:我读懂了荷叶全都连成一片,挤在一起。

语文课堂上,这样错误性生成资源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多音字混淆、词语误读等,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疑问中探寻,在对比中体会,比较异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有所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挖掘错误的亮点,课堂才会在独立思考、群体争辩、群体共享的基础上走向生成;使误读成为课堂生成的资源,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实现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体可以这样展开:

关注错误,引发讨论。学生对自己所出现的错误一下子是很难找到其错误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关注错误又要艺术性地引导,使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相互交流互相辩论,自主寻找错误的根源

深入研究,消除错误学生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面对错误性生成资源,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想方设法循着学生思维的脚步,引导深入研究,达到不攻自破的目的,自然而然地消除错误

借用纠错,强化认识。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而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则是应对的艺术所以,教师不能视预设如法规,而应根据生成及时调整预设,从另一侧面深化学习内容的认识。

策略五:另辟蹊径 巧妙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以后,常常会在学生中出现“冷场”、“分歧”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巧妙变通,确保教学流程畅通无阻。在教学中遇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非生成性资源时,教师应适时了解、鼓励学生,并变换角度启发,把学生从“尴尬处”解救出来。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知、情、意都影响着教学流程的走向与学习结果,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切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得语文知识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变成学习成果,一旦因学生的非预设性生成而导致课堂上出现的思维冷却处,要及时跟进加温、聚热,重新激活课堂,推进“教学动态”的发展。

避重就轻,另设方向。一些较有深度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缺乏联系,导致课堂冷场。此时应及时转变思路,另设方向,作出相应的提示,让学生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

及时调整,另设问题。偏差主题的非预设性生成的出现,表明原来问题的内容或方式已经不利于学生的有效生成,此时必须针对生成的信息巧妙地降低难度,另设一个新问题,使学生思维通道重新通畅。

重激兴趣,另设活动当学生回答偏离了文本的主题,有时也表明原定的教学程序已经不能引起兴趣,此时必须安排一个新活动,将原有的主题深化在新活动中,重新有效地激起学生创造的热情。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效应

1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凸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得到提高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生。

1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给予了他们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个性张扬,乐于表达,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在对话中感悟层次化的讨论,在探究中发展语文能力与人文精神。

变被动为主动。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是紧跟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尽管有时表现出积极认真的一面,但实际的学习行为是十分被动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对待语文课堂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并能不断提升感悟层次的讨论,实现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学习兴趣与成绩明显提高。

 

实验总人数48

项目

前测

后测

你对课堂学习的看法(单选)

很有兴趣

23

34

有点兴趣

20

13

不感兴趣

5

1

你喜欢学习的原因

(可多选)

可开动脑筋

15

28

  

11

25

很生动

10

36

教师讲得好

16

32

可以积极参与

10

38

经常获鼓励

10

28

可以获高分

7

20

从小喜欢学习

7

7

你对学习的信心

(单选)

充满信心

14

27

较有信心

22

19

无所谓

7

1

没信心

5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前后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转化为一种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踊跃发言,并敢于大胆地对别人的意见提出质疑。使学生从对学习的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在动力,进而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

变厌学为乐学。

过去的语文学习有着繁重的语文学习任务,许多学生在高压下,进行枯燥的”读背抄默”等活动。长期的机械运作,使得学生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改变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以“开放”、“民主”为主要思想,灵活运用“合作式”、“质疑式”、“对话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辟学生思考的时空,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其次将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如今,许多学生从过去的不情愿学习、厌烦作业、畏惧考试等,转变为喜欢学习,主动花时间、花精力完成作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教师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使组内老师加深了对“课堂动态生成”本质的理解,并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的心态发生了良性变化,专业素养也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

变背课为备课。

课题研究活动展开之前,教师还是课前抄教案,上课背教案,鲜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课堂上生命的活力,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费时多、收效少。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眼界变宽了,认识到“预设”的重要性,并切实地付诸努力。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重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不再面面俱到;其次,教师对学生生成进行了精细的预测,学生的生成更具个性化,而非千篇一律;最后,教师给课堂留足机动生成的时间,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思考层面也更深入。从“背课”到“备课”,教师的心态发生了积极的转变,通过多方面的整合构建、汇聚融合,多种信息的沟通得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也面目一新,真正实现了教师心中“预设的理想生成”。

变积累为财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各类的生成资源,面对预料中的生成,教师一般都能循着预案步步为营,而面对预料外的生成,一开始,教师会出现一瞬间的慌张、失神,或牵强地引向自己的预案。面对这一现状,课题组成员不断实践反思、讨论总结,课题组结合市区级教研活动上了多节课题研讨课。由本人执教的作文课童年偷着乐《习作4参观记》《祝福短信》等受到市区级新基础共同体学校专家及同行的好评。成员们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纷纷在市获奖或发表。在研究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积累转变成一笔巨大的财富,教师逐渐能对生成的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并用心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追溯思维的起因,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在提炼成有效资源后,带着学生一起去分析,一起去讨论,一起去分享。课题研究的后期,教师课堂的应变能力明显提高,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更加游刃有余,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发展。

2建构了多元互动的教研模式

1倡导自我反思,积极提高应对生成的能力,提高预设水平。包括对有效应对策略的提升和教学疑难的反思探究。我们统一了案例反思的格式,目的是强化对教学实况的记录、思考解决方案、提升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学生生成的火花,生成的情景条件和应对策略为今后教学拓展了思路,提供了方法。

2积极创建多元互动的教研模式。我们一直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关注教学研究相关的各个要素,包括学生、教师的相互作用,其互动方式是网状联系。

概括地说,多元互动教研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的需要和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教研员专业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动为教学研究的促进力量。

在多元互助中,我们不断生成课题;产生策略;丰富的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教学个性化和多样化。在互动和思维的撞击中,产生了许多新的创造,促进了新基础理念和操作的结合。教师参与意识和愿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和操作水平获得全面发展。因为贴近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从而更好地实现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课程目标。

3、形成“有效动态生成资源”的教学观

1构建了师生交往,共同对话,动态的教学本质观。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我们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2构建了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沿用的仍然是理性分析主义理论。它造成我们的课堂显得严谨有余,生气不足,条理清晰,创新不够。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师生带有灵性的参与,应该充满了感性的成份,应该具有勃勃的生机。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交互活动不断地进行,课堂就将发生不断的变化和意外。因为交互活动不可能有太细的规则,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每一细节操作,它具有不可控性。因此,我们追求并建立的教学过程,就不再是永远的平衡,而是失衡再平衡;不再是一味的有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还教学过程其本来面目,即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

、课题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课题研究年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我们知道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一)课堂生成资源的多变性、复杂性,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丰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实践智慧,是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保障,我们必须加强课后的反思,经常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加厚自身的专业底蕴,不断锤炼和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二)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追求热闹场面,要以高质量的问题来激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这就有赖于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研究与调控,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学习环境、学习心态的研究与设计。正因如此,教师才具有“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将表现为高效的“引导”功能。

(三)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并对生成的信息进行选择、整合与提炼,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机智和灵活调控能力。

(四)语文的学科特点,同时也决定了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局限性。比如本课题所阐述的策略多为课题组成员的经验总结,案例描述与陈述性的语言居多,严密的逻辑分析偏少。另外,本课题正处于结题初期,如何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个体,进行有效指导,尚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