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 课题列表 > 区级课题 > 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 > 研究动态 >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12

来源:原创  发布人:宣俊艳  发布时间:2015-09-16  浏览次数:

预设性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强调生成的今天,并不能忽略了预设。预设是生成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充分而精彩的预设有利于“预设性生成”自然而精彩地达成。由此产生的语文课堂中的预设性生成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加以有效利用,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层次性地提高。

策略一:见机行事,更进一步。

预设性生成资源是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把握、学情的分析为基础,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一步步引导而来的。这些生成资源在预设的范围之内,但不一定完全等同于预设,有些甚至比预设的更加深入一些。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此时,教师就应该见机行事,适当追问或鼓励表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如笔者在执教《燕子专列》“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句的教学中产生了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

师:默读句子,人们的行动一定引起了你的注意,边读边用笔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词。

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瑞士的居民现在心情肯定非常着急。”

师:“如果你们就是当时的居民,你们在着急什么?”

生1:“天气那么冷,燕子们怎么受得了呀!”

师:“燕子生死未卜,人们怎么能不着急?”

生2:“我们生怕燕子撑不过去,等不及我们去救。”

师:“这样的心情,那可不是一般的着急呀,那是非常——着急!”(板书)

生3(满脸兴奋):“我还能用更好的词!”

师(停顿、鼓励表达):你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呢?

生3:“老师,大家的心情很急、非常急,我觉得用‘着急’还不够急,应该说是焦急。”

师:“好一个‘焦急’!人们的心情更加急迫了!”(板书)

生4(高举手)“我还有,我还有!”

师:“噢?还有更精妙的词?”

生4:“当时大家的着急,那是一刻也不能等的急,已经是十万火急了!”

师改板书“着急—焦急—火急”,引导学生读句。

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是难以用数据统计的,他们一瞬间的思维火花可能更直指重点。此时,教师就应该不再一步步地“背教案”,而应见机行事,调整预案,顺势引导学生离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这样,预设性生成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仔细倾听,及时捕捉。只有仔细倾听,才能在倾听中即时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果,有效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②当机立断,即时评价。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稍纵即逝,教师应在捕捉的基础上,即时评价,收获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策略二:借题发挥,拓展延伸。

语文课堂上,“生发问题”“合作释疑的环节,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最激烈的环节,能更直接地显示精神上的沟通与观照,充满智慧的碰撞、人格的召唤与生命的感动。许多预设内的对话也会带来惊喜,此时教师就应该看准时机,借题发挥,对文本进行深化拓展,让对话走向深处,也为学生的延续性学习和研究指明方向。

比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笔者就十分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当教学“太阳”指点方向时,通过太阳帮迷路的小孩指点方向的游戏中,借机把太阳在早上傍晚所指的方向蕴含其中,同时引导孩子积累词语“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在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的辨认方法时,顺势提出了“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学会课下搜集资料的兴趣,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是灵动的,有活力的,承载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亲切、生动的发自内心的对话交流。

采用这一策略时,我们应该注意:

①根植文本,体现“语”字。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拓展,都应该着力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②立足课堂,把握“度”字。要顾及教学目标,拓展内容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策略三:审时度势,见好就收

面对开放性话题,学生受生理、心理、阅读视界等局限,容易停留在横向思维的平台上,活泼有余,但实效不足。比如,面对 “你读懂了(体验到)什么?”这样的开放式提问,学生的反应积极而多元,但感悟大多又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层次。此时就必须科学“收场”,把学生的思维由横向发散“收向”纵向发展。引导他们化零为整,比较综合,真正内化文本价值,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笔者执教寓言《揠苗助长》时,就曾审时度势,呈现见好就收的教学片断:

师:老伯伯啊,听了人们的劝说,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怎么做呢?

[由表及里,从思想层面“收向”行动层面]

生1:我一定向老农学习。

生2:我会把地翻了,重种庄稼,然后加强管理,使庄稼获得好收成。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生:没有)有没有类似的人呢?比如为了把事情快点办完,而用了一些傻办法呢?

[超越文本,从文本引向生活]

生1:有,我表哥平时不注意训练,体育达标验收那天早上,他很早就起床掷垒球,结果还是没有及格。

生2:我参加了学校美术兴趣小组,老师让我们从一些简单的图形画起,练好基本功,我就不耐烦,我心里想的不也是揠苗助长吗?

师:学了这则寓言,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回归文本,“收向”价值取向]

生1: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遵循规律,不能一时求快,好心办坏事。

生2:做什么事快一点是可以的,但要讲究方法。

这一句句看似简单的提点就是“收”,当学生思维停留在同一层面横向发展时,教师适时“收场”引导,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思维层面进入另一个思维层面,推动他们在课堂中互动与对话,从而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运用这一策略时,也应注意:

①基于目标,把握深度。语文教学不应盲目地追求深度,只有基于一定目标的深入,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及时调整,转化角度。当一个问题引发一定深度的思考后,教师应适度转化角度,引发思考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策略四:交互对话,挖掘文本。

课前,教师常常针对“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进行教学预设,期待创造一个多边对话的机会,生成有利于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寻方法,逐渐学会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课题组成员林佩霞老师在执教《枫桥夜泊》时,就有过一段师生、生生挖掘文本的对话:

师:“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给诗人张继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1:诗人考场失意,羁旅他乡,听到钟声,心情更加忧伤。

生2:诗人在羁旅中无法入眠,听到钟声,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

师:据记载,诗人在写就《枫桥夜泊》后并没有沉沦下去,而是更加发愤苦读,最后中榜受官,成就了一番功名,有人曾说,是寒山寺的钟声给了他启发。

生3:钟声怎么会给他启发?假如是我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那也一定会受益匪浅了?

(其余生大笑)

师:作为寺庙,历来重禅道。佛家中讲“闻钟声,心神净,智慧长,菩提生。”寒山寺的钟声远远传来,恰好如醍醐灌顶,可能使深谙禅道的诗人猛然警醒,从而悟出了人生真谛,一下子振作起来。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课堂的预设性生成资源,来源于“师生、生生”的交互对话和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中。教师以其广博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深入地钻研文本为前提,参与课堂对话,在平等的关系中及时引导,有效利用了这一生成资源。

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展开:

①深掘文本,回味无穷。教师应充分发掘文本信息,找到发展学生的价值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发情感,激发想象。

②转换身份,平等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应该轻易否定学生看法,而应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对话。

策略五:即时评价,变废为宝。

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情境的人,是一个懂得倾听、点拨和引导的人,是一个善于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人,是一个懂得文本意义与师生不同体验差异的人,因此需要运用有效的即时评价,把每节课上得精彩。

本校的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泊船瓜洲》时,以“绿”字做文章,让学生展开联想,产生了许多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可是却没有把握好:

教师布置一道思考题给学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试想想,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学生的答案有“吹”“到”“来”“染”“过”……教师让学生把这些字放到诗中读一读,和原文作比较,然后问他们哪个字用得好。有学生比较完后说自己的字比原文用得好。教师说:“你也变成个诗人了,不过还是‘绿’字用得好。”

通过教研组课后讨论,一致认为:课上的这种情况属于可预设性的生成资源,而这样的处理将资源一刀斩断。在评价时如果这样引导:“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值得赞赏。请把你选择的字放到诗句中,读一读,想一想,再读原文,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去读,去比较,去感悟,去发现“绿”字的美妙,也体会自己选择的字的不同凡响,而不必一定非得要学生接受“绿”字就是唯一的好答案。

这样尊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即时评价,化解了文本材料与学生认知的矛盾,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层次。而一些与文本资源、教学目标有所偏差的生成性资源,也将得到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注意导向,评价激励。即时评价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品质,发挥其特有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②突出重点,注意层次。教师要用一把弹性的标尺,给不同的学生提出层次性的评价,给学生明确、清晰地建议,不至于迷失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