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学科引领 数学 优秀反思
磨砺
         522,常州市金松武名师工作室第六次活动暨区工作室第十四次活动在觅渡教育集团广冠校区开展,周源、黄丽娜、陈青琴三位老师和我分别指教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四课时。本次研究主题是结构性教学促进低年级学生理解运算法则及掌握运算方法。教材上四课时都是单一算法的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口算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也是口算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是笔算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也是笔算教学。如果我们的课堂就这样按照教材的要求去学习的话,那势必会让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认识走向单一。基于以上认识,为了提高了学生对算法认识的丰富性,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数运算的"类方法"建立基本的敏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的需要作出快速的判断,学会在众多方法中作出恰当合理的选择,以提高学生灵活而富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钱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研讨后决定单元整体进入,打破原来单一的算法,而是以口算、笔算各有侧重、渗透简算,形成了有主有从、有机渗透的数学课堂。
       第一次试教的教学预案设计是这样的,根据635029选择其中两个数列减法算式,63-50是旧知,用旧知唤醒学习结构(画计数器、口算、笔算)并复习笔算的计算法则;50-29是整十数减两位数,既是用以前的结构,又是教本节课的结构,教学难点上突破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10,以及十位上的变化;63-29用结构,关注个位上的变化,突破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后再减。接着沟通50-2963-29的异同(同:关注各位不够减怎么办?异:关注个位上不够减,退110后,个位上是多少减9),提炼法则。整体进入,三放三收都有很好地体现。同年级的观课老师的评价是"有层次"            
      在和工作室老师们的研讨中,感悟:这样设计是由特殊(整十数减两位数)到一般(两位数减两位数),问题过于琐碎散点,费时多。最关键的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已经是本册书最后一课时,完全可以直接用前面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基于以上认识,这节课做了很大的调整,大问题是这样设计的:63-29你会算吗?把你的算法记录在作业纸上。学生的算法很多,有口算,有笔算。虽然不尽正确,但没有出现退110后,个位上直接用109的情况。问题较多的是十位上退1后怎么算不知道。再次解读学生,期中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涉及十位上的变化,但已遗忘较多;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刚学习完,学生对个位上不够减的两种情况记忆较深。如果仍是第一种教学预案的话,就知识而言,没有多次探究的价值。
       最后,谈一点我原先坚持但现在认为需要调整的地方--导入部分。导入部分是有序选择两个数列减法算式,6道算式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原来设想:1、渗透有序选择;2、整体感强;3、避免学生今天学退位减就全是退位减的思维定势;4、在灵活选择算法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更适用口算,给学生创造选择口算的可能。但课后反思,对整体感,我有了不同的理解。所谓整体感,不仅仅是这一节课看似是一个整体,更多的应该是架构学生头脑中的整个知识脉络。比较而言,我更欣赏周源老师的导入。可以说她是面上考虑,而我是拘泥于几点。另一层次的思考是,"我们是备一类课,而不是一节课",我的这种教学预案是否适用一类课呢?如果不能,每次新授都要另起炉灶,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结构将是一次次的割裂。 
      因为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以磨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