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团队建设 中语 实践反思
18 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一课时

【课前解析】

关注文言文:

《文言文二则》选编了关于车胤和李白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本篇课文,有一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一致。比如“倦”是“疲倦”的意思,“贫”是“贫穷”的意思,“弃”是“放弃”的意思,“感”是“感动”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关注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1. 借助古代与现代汉语意思相一致的词语,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 根据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 认识“卒”这个生字,会写“逢、卒”2个字

2.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熟读成诵,背诵课文,感悟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4、能从文言文中体会勤奋好学、做事情坚持不懈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2.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用多朗读、看注释、扩词语还有联系生活地方法来学习了《囊萤夜读》这篇文章,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铁杵成针》。

学生自主学习5分钟。在书上进行简单的批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夯实基础,为今天自学《铁杵成针》做好铺垫。)

二、小组讨论,理解文意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用看注释、扩词语、联系生活等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1)生自由读,点名读。

(2)小组讨论

     2.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预设1:我想提醒大家“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一句的停顿,应该在老媪后面停顿。我们在《清平乐.村居》中学过,“媪”是老妇人的意思,注释三告诉我们“方”是“正在”的意思,“逢老媪方磨铁杵”的意思是“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杵”,所以要在“媪”后面停顿。

追问:明白了意思我们就能读对节奏,看来想读好这篇课文还得知道它讲了什么?

预设1:我们小组来汇报。读了注释一我知道“铁杵”是“用来捣衣或舂米的铁棒”,“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预设2:“磨针溪,在象耳山下”,意思是“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脚下。”

预设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一句可以给“弃”组个词“放弃”,这句话是说“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预设4:“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意思是“路过这条小溪,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追问:是谁路过这条小溪呢?文言文常常呈前省略,在理解的时候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李白路过这条小溪,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接下来这句话也有省略,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预设5:“问之,曰:“欲作针。”,意思是“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教师引导:瞧,把课文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是不是听的更明白了呢?再看最后一句。

预设6:“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意思是“李白被她的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学业。”

3.理解全文。

教师引导: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让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试着说说这篇文章的意思。

预设: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脚下,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李白路过这条小溪,遇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学业。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抓住机会点拨指导,在提出关键性的问题,随着学生思考问题的不断加深,文章的内容就水到渠成的让同学们理解。)

二、走进人物,感受品质

1)教师引导:课文读懂了,我们这节课就学习完了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预设1:老妇人为什么要把铁杵磨成针?

预设2:老妇人磨铁杵和李白完成学业有什么关系吗?

预设3: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2)教引导:有疑才会有进步,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有关注到文中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和李白,看来要想解决问题我们还得回到原文中,请同学们圈画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品质?简单批注在旁边。

预设1:从“未成、弃去”我知道李白开始想要放弃学业,但是最后李白“感其意,还卒业”说明最后他又回去积极学习了,我觉得李白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预设2:李白最终完成了学业,肯定离不开他的勤奋努力,所以我觉得李白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教师引导:从一开始想要放弃到后来完成学业,是什么改变了李白呢?

预设1:李白在磨针溪旁边遇到一位老妇人,他正在磨铁杵,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老妇人的意志力感动了。

预设2:铁棒那么粗,要磨成针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我觉得老妇人特别有耐心。

预设3:我觉得老妇人这样做太费事了,直接去买一根针不就好了吗?干什么要把铁棒磨成针呢?

追问:是啊,李白可能和你们一样,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想一想李白会如何问老妇人,老妇人又会如何回答呢?

预设1:李白问:“老婆婆,这铁棒这么粗,你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直接去买一个不就可以了?”

预设2:老婆婆回答:“铁棒虽然粗,但只要我坚持不懈的磨,总有一天能磨成针啊!”

追问:听了老婆婆的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预设1:我感觉老婆婆的决心很大,要把铁棒磨成针,她一直在努力,我觉得她特别有毅力。

引导小结:是啊,正是老妇人这铁杵成针的精神感到了李白,才能激励李白完成学业啊!接下来,就让我们把对人物品质的理解送回原文中,再来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质疑,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爱动脑筋的习惯。)

三、借助动画,再现故事

(1)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朗读,这位坚持不懈的老婆婆和勤奋好学的李白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铁杵成针》的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引导:跟随动画,我们又一起回顾了故事的内容,那能不能用文言文来给动画配音呢?请你试一试。

学生小组讨论,试着配音。

教师引导:好了同学们,我们又一次走进故事感受人物的品质,现在走出故事,还记得同学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李白真的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婆婆吗?

预设1:我觉得是真的,因为李白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被世人称为诗仙,一定离不开他的刻苦努力,老婆婆一直激励他。

预设2:我觉得这不是真实的故事,铁棒怎么可能磨成针呢?可能是这个地方叫磨针溪,人们根据地方编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预设3:文中有一个字“世传”说明这是一个传说,不一定是真的呢!

引导小结:理不辩不明,听了同学们的 ,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其实真实也好,相传也罢,更重要的是故事背后传递给我们的道理。我们用“铁杵成针”来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四、链接生活,理解应用

1)教师引导:虽然铁杵成针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没有真实发生过,但是在我们身边确真的有这样的人。(介绍梅兰芳坚持勤学的故事)

追问:读了梅兰芳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吗?

预设1:梅兰芳先生每天练眼睛,一练就是十年,这就是铁杵成针的精神啊!梅兰芳就是这样的刻苦学习,才成为了京剧表演大师。

2)引导小结: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也离不开这样的意志品质,在你的生活里有没有铁杵成针的例子呢?下课了和同学说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想想少年李白的故事,坚持下去一定有所收获。这节课,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让我们跟随一个小口诀回顾一下:

             反复朗读是关键,

             注释扩词想画面。

             古今词义多相通,

             联系生活能读懂。

(设计意图:总结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后作业

1.诵读两篇文言文用自己的话叙述两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每一句话的前提下,能完整地说出文言文的大致内容)

五、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李白           老媪

勤奋学习       坚持不懈

 

 

教学反思:

《铁杵成针》主要讲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后感动于老人铁杵磨针的毅力开始认真读书的故事有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

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注释,反复读课文,理解内容

四年级的学生不太了解文言文,学生虽对其有很大的新鲜感,但在理解语言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达到思维的兴奋点以读为本,准备了四读

一读,读通。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解决字词障碍。

二读,读懂。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三读,读细。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四读,读出味儿。初步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中,读懂和读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出语言的味儿,读出故事的味儿就是难点了。

(二)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在前面反复读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领会文章主旨环节,我让学生小组讨论,看从这两则文言文中能够学到古人的什么精神,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每个人都发表对文章的理解,在讨论中领会故事的内涵及人物精神。

二、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

(一)借助注释,反复读课文,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二)小组讨论领会文章主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在讨论中学生也学会了古人热爱读书的精神、锲而不舍做事的精神。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能够领会文章的主旨,有所收获,但是一些学困生理解文言文有些困难,不能参与到小组讨论领会文章主旨的学习中,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收获不大。

四、改进措施

下次再上这节课时,借助注释,反复读课文依然让学生读懂课文,小组讨论文章主旨。对于学困生不理解文章主旨的问题,我让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把《铁杵成针》的故事找学生出来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文章的主旨,爱上学习文言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