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团队建设 中语 实践反思
三上练习8《梅花》教学反思

三上语文《练习8:读读背背〈梅花〉》教学反思

2016年11我接到武进区校长开课任务,12月14日在戚实小执教公开课《梅花》,备课过程历时1个多月,阅读了《中华古典诗词名句赏析》(夏国柱)《宋代诗苑揽胜》(黄为之)《象征的漂移》(颜炼军)《诗品解说》(邵盈牛)《意象的萌发》(王宏印)《北宋诗歌与政治关系研究》(杜若鸿)《汉字的魅力》(王林 唐燕飞)《古诗理论与小学古诗教学》(张平仁)等书备课组全体教师在组长徐秋香的带领下协同观课议课研课多次,得到美术组仇雯娇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教学中有收获也有遗憾。

经实践检验,通过备课组的共同努力,智慧分享,获得以下经验值得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进一步借鉴:

1、整体性。不能就古诗教古诗,要引导学生发现古诗学习的意义。梅花这首诗编在三上语文《练习8》中。学生学习这首诗正值隆冬时节,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本诗前,学生在二年级学过《青松》,在三年级《练习6》学过《竹石》,对诗言志的特点有所感知。本课教学结合时令,勾连之前所学,学生从“岁寒三友”进入《梅花》的学习,发现学习的意义。

2、文体性。《梅花》是一首五言绝句,合辙押韵,意境完整,意象突出,传情达意,诗言志。教学中紧扣教材“读读背背”要求,引导学生充分读,有层次地生长:(1)读准多音字“数”“为”,正确朗读;(2)读出节奏美,感受平仄押韵,诗如歌;(3)读出意境美,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了解梅不怕寒冷,不甘寂寞,独自开放,飘香送暖的特性,想象画面,感受梅枝头绽放,迎风傲雪的姿态美;(4)读出品性美,结合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诗言志,志高洁;(5)读出文字美,欣赏书法作品,感受诗的书写艺术之形式美。

3、活动性。三年级学生学习诗歌需要充足的时间、空间和工具,通过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达到对古诗的深入理解:(1)辨析多音字,合诗意读准字音;(2)分层朗读,互相评价,发现古诗节奏韵律之美;(3)观察图画,想象说话,表演朗读,感受诗歌意境之美;(4)搜集资料,了解诗人创作背景,感受人文品格之美;(5)开阔视野,欣赏同一主题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发现中国文化之美;(6)发现自然,领略生命之美。

4、教育性。学习这首古诗,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个不同维度都可以受到教育:(1)音形义结合学字词;(2)听说读写结合提升能力;(3)感知理解,想象观察,诵读表达,丰富积累;(4)了解梅花形色香,认识植物;(5)了解诗人诗品人品,感受精神品质;(6)欣赏书画作品,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升过程中陶冶人文情操。

由于任务急,时间紧,没有古诗教学研究的前期积累,所以在教学研讨中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研究明白,有些教学设想还进一步验证:

1、古诗文体知识在教学中如何既讲清讲透,又浅显易懂,如“五言绝句”“押韵”等;

2、一课一诗,如何进一步丰富积累,提高教学效率;

3、了解诗人时如何避免教师灌输,如何整合学生个体散点资料,使全班学生对诗人有整体认识;

4、经典古诗有丰富的音诗画资源,教学中如何取舍,围绕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拓宽学生视野;

5、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的生长点有进一步成长。

                                                   贺旭蓉

2016年12月15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