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团队建设 中语 实践反思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

8 虎门销烟

教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赵碧玉

日期

2016.9.14

 

、文本解读:

《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二、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片段。

2、学习课文有关场面描写的语句,从中揣摩写作方法。

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课文讲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伺机欺侮中国,但爱国爱民的中国人,在林则徐的带领下虎门销烟,从而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击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在本课的教学中,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学生们在历史中反思现在。

2.学情分析

以一点为中心,覆盖全文。课前让学生准备鸦片战争的大量资料,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明白鸦片对中国国民、国力的毒害,为学生学好课文做铺垫。

抓住文本,落实文字的训练。读通课文,抓住关键词段走进课文,指导朗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当时的情境。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认识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联系现实,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本课内容条理清晰,学生不难理解本课主旨。但那段历史距离学生较遥远,所以必须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背景进行有效的了解,否则,对理解事件意义的重要性将大打折扣。另外,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太愿意举手发言,所以较难产生有效互动。因此,在课堂上,虽教师在有意识地开放,引导学生互动,但方式还欠单一,不但生成资源少,而且教师对资源的敏锐性也弱,因此这课的体验语言赏析语言可能将成难点,“一言堂”与“教师与尖子生的对话”尴尬场面会有出现的可能。

三、教学环境

教学

环节

教学

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

 

3

多音字辨析

既训练学生准确分辨多音字,同时为学生进入文本做铺垫。

一、复习回顾

5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839年6月3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那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事件,虎门硝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板书:伟大壮举)

2、 “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盛大)按时间的顺序,课文写了哪些壮观的场面?

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理解文章内容。

 

二、核心推进学习第2~5自然段。

 

25

1、  销烟前场面十分壮观,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的?

1)学生找出分外壮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彩旗林立、身着朝服

2)人们为什么会觉得今天的虎门寨分外壮丽呢?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场面的壮观传达给大家?

 

3销烟前场面如此隆重、壮观,销烟时就更壮观了。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

(2)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划下来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板书:先、再、然后)

(3)看电影片段《鸦片战争》,谈谈想法。

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

(4)请学生复述硝烟的过程。

 

4、老百姓的反应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提问:作为老百姓,为什么这么激动?

 

5齐读第5小节,销烟时间如此长,数量如此多,真不愧是伟大壮举啊!

齐读古诗

 

 

 

 

 

5时光悄悄流逝了177年,当我们站在这位伟人的塑像前,只见他巍然端坐,在火红的晚霞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找出硝烟前的“壮”,体会场面壮观

 

 

 

预设:观看的人多而广,体现出场面的壮观。

 

指名读,齐读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

 

 

礼炮轰鸣体现仪式隆重,群情沸腾体现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豪壮之势

 

诵读、交流

说自己的看法

 

引读

朗读

预设: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

 

自读第5自然段

 

 

 

 

 

 

说话

 

了解什么叫场面描写,并能抓住场面中的人、物、景体会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了解销烟的过程。

 

 

 

 

体会销烟的大快人心。

 

 

 

 

 

 

 

学会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复述。

 

感情朗读,升华爱国情感。

 

 

 

 

 

 

 

 

表达对林则徐的敬意和感谢。

三、拓展延伸

5

学习了此文,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再结合奥运和阅兵式,谈谈新时期我们该以怎么样的方式来爱国。

思考

 

交流

联系自己,联系实际,深化文章主旨。

作业设计

1、 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肖像前”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前   场面壮观  环境 气氛   

   8虎门销烟      时    先  再   然后        伟大壮举

                  后     激动

教后反思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虎门销烟》记叙了18396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课内容条理清晰,学生不难理解本课主旨。但那段历史距离学生较遥远,所以必须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背景进行有效的了解,否则,对理解事件意义的重要性将大打折扣。

   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伟大壮举”这个词语上,首先让学生们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场景,由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并理解从“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等词语,从而感受到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接着通过看视频进一步引导从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等词语中,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齐读、感情读等朗读行式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假如自己也在现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对谁说些什么。从而体会出销烟这一壮举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

     在教学“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这一环节时,我将话题转移给了学生: “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一些不法分子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  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联系现在毒品泛滥的事实以及相关的资料,呼吁同学们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不足之处:对第二自然段销烟前的教学花的时间太多,冲淡了对重点段的理解,要学会抓重点,舍弃一些才能得到更多。

执教:赵碧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