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团队建设 术科 思品 实践反思
研讨反思——《逛商场》

《逛商场》教学反思

  购物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经验。《逛商场》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第9课。我教学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购物的基本常识,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购物的实践能力,以及通过“做文明顾客”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不乱花钱和尊重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而儿童的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我始终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一、 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以往的品德课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从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品德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新的品德课教学要求教师走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之路,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1、 谈一谈,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应该亲自去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

上课前,唤起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我布置学生到商场里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去购物,而不是先教学生购物知识再去购物。这样,学生已有的经验就会彰显出来。一开课,便让学生交流自己购物时的快乐与烦恼。学生们一件件真实地诉说着,从他们地汇报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文字,而是充满了情趣的世界。

1、 看一看,观察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来学习,社会大课堂、学校、班级小社会,每个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都是我们丰富而现成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来看一段录像(这段录像是由学生表演,教师拍摄的,录像源于学生生活,真实可信,这样的生活片段会激起他们的思考。)并请学生运用已有的购物经验,四人小组讨论:片中的小朋友会购物吗?这样,学生经过认真观看,结合已有经验,小组很快讨论出结果,突破了本课教学目标:掌握了购物的小常识及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

2、 演一演,再现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教学。因而在学生基本上掌握文明购物和购物的小常识后,我便及时组织学生表演购物活动,设了三家商场:利民商场、百货商场、大众商场,请了三位同学扮演售货员,两位同学扮演小顾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的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让活动目标再次得到突破。将真实的生活场景搬上课堂,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源于生活的经验性特点和指导学生生活实践性特点。

二、 让生活孕育课堂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与品德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在课堂上,我是采用了一个反面教材,利用自己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达利园蛋黄派中出现水银的严重质量问题,来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购物时,不要盲目追求广告。

接着,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编成抢答题和必答题两个环节,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在一次进行巩固。让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到一起。

整堂课的设计,我都是通过一个个活动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整理和提升,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形成了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但在教学活动中,由于自己经验不够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手势也不够规范,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改进的,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课改,实践新课改,在不懈地追求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