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团队建设 高数 实践反思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反思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反思

常州市潞城小学  常欢

  《和与积的奇偶性》,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数学活动课。活动课说实在的应该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悟奇偶性的客观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结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教学结构:提出问题——简单入手——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反思拓展;方法结构:“举出例子——观察比较——寻找特点——归纳规律”;本课的知识展开结构:“任意两个数相加——任意多个数相加——任意多个数相乘”。

    从本课的知识结构展开来看,最核心的是任意两个数相加的情况,它是学生后续学习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基础,两个数相加的奇偶性的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初步建立了找规律的“找”中的方法结构,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了和的奇偶性,渗透了和与积的奇偶性的规律的本质原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所以这节课先研究和的奇偶性,再研究积的奇偶性。在研究和的奇偶性时,给学生的指导比较多,过程与方法的安排比较细致。而从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应用到研究积的奇偶性上。所以,研究积的奇偶性时,相对来说比较精练、比较开放。和的奇偶性分两段研究。第一段研究两个非0自然数相加的和,第二段研究多个非0自然数相加的和。不把0放在研究范围内,是因为0和一个数相加或相乘,得数都有其特殊性。况且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学生已经习惯只考虑非0自然数了。组织学生探索积的奇偶性时,充分利用探索和的奇偶性的活动经验,给学生自主开展研究的机会。

    但因为我提出的问题很宽泛,结果不好拿捏,学生表达存在困难,如观察算式中和的奇偶性与加数的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很难,如果改成“和是奇数时算式中有几个奇数?”把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起来,相信更多的学生会举手发言的。或者,用一些简短的短语来表达发现的规律,不要说成:在加法算式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和是奇数。改为:个数奇数和奇数。这样言简意赅,学生表达就会化难为易了。另外,我激励性的语言比较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而,师生的互动不是很有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