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成长 班主任之家 班主任论文
让“儿童立场”根植班级 常州市潞城小学 刘芙华

 

 

 

儿童立场根植班级

常州市潞城小学  刘芙华

时代在进步,需要学生工作者都与时俱进。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要求每一个班主任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下面笔者班级日常生活谈谈具体的做法,以促使儿童生命个体地成长。

一、改革岗位建设,落实班级小主人意识

很多班级担任干部、承担的岗位的普遍现状是:人员固化。几年下来班干部几乎是同一批学生,很少变化,学生在每年选举时,也都有习惯性的倾向,就选这几个老干部。学生思想僵化。自己好像也没有争当班干部的主动性——可能低年级还有一些,到了高年级,越来越来看清自己与别人口中好学生的差距,便有了自知之明,主动性逐渐消退了。班中运行简化,待班级组织运行正常后,就长此以往,以免出现为了培养另一套班子而产生的混乱。

然而学生是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成长的,班主任要重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的班级生活。首先就可以从调整新的班级组织做起。低年级起就加强岗位、小队的建设,做到人人有岗位,到中高年级还可以设立了部门、双班委;岗位的设置、轮换、评价,小队的组建、分工、轮换、评比,班委的组建、评聘、分工、轮换、评比等,老师由扶到放,让学生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这样的班级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复杂了,班主任的指导工作多了,但是值得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舞台,充分调动了他们主人翁意识,孩子们有了主动管理班级的意识,他们也在相互指导、相互合作中,提高了策划、服务、合作、评价等能力。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岗位建设的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1、寻找小岗位。小岗位的设置遵循“需要”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本班管理的实际需要去设立。设岗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班级就是我们的家,管理服务靠大家;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师生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各个小岗位的具体工作要求做详细地规定。

岗位设置涉及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类别上讲,一般有以下五种:

① 学习类:包括各学科课代表、学习小组长、领读员等;

② 知识类:气象记录员、导读小先生、信息发布员、小报童等;

③ 活动类:主持人、活动策划、联络员等;

④ 服务类:黑板美容师、桌椅小排长、门窗小卫士、餐厅服务生等;

⑤ 行为规范类:护眼使者、节能小哨兵、护绿小天使、午餐管理员等。

2、命名小岗位。个性化地命名岗位,这能够让学生增加一份情感,在岗位上会干得更快乐。

  3、自选小岗位。小岗位的选择尊重学生意愿,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低年级学生能力弱,岗位设置好后,先由老师确定每个岗位所需人数,再简单明了地向学生提出岗位工作的要求:每天做、坚持做、认真做。随后就让学生思考选择,把自己的学号写到黑板上相应的岗位名称下面。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由老师根据岗位所需人数进行协调、均衡,以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中高年级竞聘上岗,一阶段后进行轮岗,新老岗位之间进行培训、交接。

4、评价小岗位。学期初制定评价制度,每月对学生小岗位的工作进行评分,评选星级岗位员。对完成得不太好的同学,增加合作性伙伴。

 5、调整小岗位。班级岗位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完善。这里的“动态调整”包括合并、分设、取消或增加。一般进行先减再加的调整。“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删除,例如,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卫生小喇叭”“护绿小天使”等规范督促岗位就没有设置的必要了;二是合并,例如,擦窗、擦窗台的岗位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就可以合并成一个岗位。与此同时,随着学生活动范围的扩大,增设参与班际活动、全校活动的岗位。 

二、积淀文化内涵,打造班级个性

很多班主任的更多地关注关注班级文化的显性层面,如:黑板报、图书角、队角、四个小墙面。其实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它是有多层结构的,分显性、中性、隐性的状态。 

首先“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显性层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阵地,老师要和孩子们思维步调一致,一起用真心、真情创造性地利用它,“我爱我家”小小的空间展示了班级的活力与特色;“小脚丫丫”、“心灵驿站”可以随心表达自己的心声,成了最开放的阵地。

其次重视隐性的文化环境建设。作为更为宽泛、更为内在的内容,其实质是营造新型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男女生关系、小干部与普通同学关系。可从共创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做起,制定班级共同发展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小干部同学合作开展班级常规活动,每月由学生自己评选“班级之星”,涵盖学生学习、活动、习惯各个方面,让学生能关注到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进步与成长,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以班级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学生价值取向指导的契机,主题活动是体验班级文化的载体。作为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阵地,研究学生在班级中的生存状态,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很有价值的。因此,班主任都应该改变轻视班级活动的心态,改变策划主题班队活动的思路。设计班队活动前,动员学生积极讨论参与,思考活动的育人价值,学生是否能得到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追问自己:学生有成长活动需要在哪些方面获得调整?活动结束进一步回顾与思考下次主题活动如何延续,成功和失败点在哪里。

班主任每一学期初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校传统特色活动、实时热点、融通各学科等方面制订好大的主题,每个主题设计四——五次序列化的活动。根据活动的内容、形式,老师或让小队认领,或个体准备。当然,大多的活动考单枪匹马难以完成,需要同伴的合作互助,班主任指导各小队主动策划小队活动的开展,让队员思考选择什么方式,什么成果能展现活动过程,学生在合作、自主建构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班级是学生的,叶澜教授说过,“班级还给学生”如此,作为班主任,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孩子成为班级的主人,才能让他们在班级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潞城街道潞横路75号 校长信箱:849615874@qq.com 电话:0519-88406610
站长统计 | 今日IP[] | 今日PV[]